首頁 >  學習用典

【學習用典】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

發佈時間:2021-02-10 09:00:0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蔚力

典故出處

[ 隋] 王通《中説·禮樂篇》“子曰:‘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故君子不與也。’”

典故釋義

以權勢交友的,權勢失去了,交情隨之斷絕;以利益交友的,利益窮盡了,交情亦隨之結束。

戰國初期,群雄逐鹿,各諸侯紛紛變法求強。楚國曾一度衰微。楚悼王繼位後,任用吳起推行變法,國力逐漸強盛。但變法觸動了權貴集團的利益,遭到舊貴族的反對,最終失敗。當時,楚國陽城君有個僚屬名叫孟勝,相傳他是當時的墨家巨子,深受陽城君信任。陽城君外出時令孟勝守護其領地,他將璜(一種玉器)分成兩半,把其中一半交給孟勝作為符信,吩咐他“符合聽之”。

西元前381 年,楚悼王去世。嫉恨吳起的朝臣們發動叛亂,衝進宮中要殺掉吳起,身為貴族的陽城君也參與其中。叛軍衝進宮時,吳起伏在楚悼王的遺體上,任自己被弓箭射殺。根據楚國的律法,毀壞君主屍體者株連三族。楚肅王繼位後,下令要誅殺那些射中了先王遺體的權貴及其族人,陽城君嚇得逃亡他鄉。楚肅王命人收回陽城君的封地,但並沒有陽城君的符信。孟勝認為,自己與陽城君之間的情誼不是因為權勢和利益。他一直受到陽城君的信任,如今卻無法守護其封地,所以只能以死相報。

弟子徐弱勸阻孟勝,認為孟勝死了,不僅對陽城君沒有好處,而且會使墨家損失慘重,甚至會斷了墨家的傳承。孟勝表示,墨家一向以信義傳世,答應別人的事情就必須辦到,如果自己不以性命守護諾言,恐怕將來沒人再會信任墨家;為此而死,正是為了實行墨家的道義,從而使墨家的事業得以繼續。

孟勝還告訴徐弱,他將把巨子之位託付給宋國的田襄子,田襄子是位賢德之人,所以不用擔心墨家會在社會上斷絕。徐弱聽了孟勝的話,毅然決定先行赴死。孟勝派三個弟子前去傳信,將墨家巨子之位傳給田襄子,隨後慷慨赴死,追隨他赴死者約有一百八十人。三個弟子返回後亦選擇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