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will stay firmly rooted in Chinese culture. We will collect and refine the defining symbols and best element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showcase them to the world. We will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discourse and narrative systems, better tell China’s stories, make China’s voice heard, and present a China that is credible, appealing, and respectable.
【學習先鋒】茸芭莘那:與時間賽跑 讓口耳相傳的少數民族文化留根(中)
發佈時間:2020-10-12 11:20:0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蔚力民族文化——普米族的“精神密碼”
在2006年的第15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上,茸芭莘那所演唱的《怒江大小調》體現了怒江少數民族樂觀向上的精神,正是這首歌讓更多觀眾了解到在我國西南地區生活著這樣一個少數民族——普米族。
“獲獎以後,我選擇留在北京發展學習,使我更深刻的體會到,原來我們的民族文化引起這麼多人的關注和喜愛,很多人因為我唱了家鄉的歌曲,認識了我,認識了普米族。當時我外公還在世,他是雲南省級普米族文化非遺傳人,掌握很多普米族文化。”茸芭莘那説。
普米族是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早在漢代就有了相關文獻記載,目前在全國總人口僅4萬多人,是我國28個人口較少民族(指人口總數少於30萬的民族)之一。
“在北京生活,我認識了一些老師,跟他們溝通交流過程中,我才發現我們普米族的文化是會出現斷代和消亡的,當時外公已經90多歲了,我在思考我必須做點什麼,把我外公所知道的普米族的傳統文化記錄下來,這是我萌生出來的第一個念頭。在思考做這個事的過程中,外公突然離世了,這對我來説是此生非常大的遺憾,我沒有留下外公任何聲音的資料,沒有留下圖片資料,沒有留下視頻資料,他就這樣走了。”茸芭莘那回憶起那段過往,心中留有遺憾。
為人口較少民族代言,“我”存在的價值
2013年,茸芭莘那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從那時起,要為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和保護做點什麼就成了她履職的第一想法。
“在我委員履職的過程中跟其他少數民族委員交流,發現不僅僅是普米族存在文化保護傳承中出現斷代和消亡,其他兄弟民族也面臨這樣的問題。”茸芭莘那對此感到擔憂:“少數民族一個老人的離去,等於是一個民族文化博物館的消失,普米族全國4萬多人口,其他少數民族還有不足幾千人的,像他們高齡傳承人數都數得過來,就那麼幾位民族老人還能掌握自己的民族文化,如果老人去世了,就意味著他們民族的文化也消亡了。”
茸芭莘那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之後,她每年都會在全國政協的會議上提出少數民族的文化搶救和保護的提案,比如《關於加大對我國人口較少民族文化搶救和保護力度的提案》《關於加強我國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文字保護的提案》《關於加強人口較少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提案》《關於加大人口較少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力度開展口頭傳統典藏工作的提案》等。茸芭莘那所提交的提案曾有28個人口較少的民族聯名與她一起聯名呼籲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和保護。
2018年8月,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啟動《人口較少民族口頭傳統典藏計劃》(以下簡稱《典藏計劃》),茸芭莘那作為《典藏計劃》的聯合發起人和民族諮詢委員會專家組召集人,全程全力參與了此項工作。
國家圖書館《典藏計劃》項目負責人韓尉介紹,《典藏計劃》從最初的策劃,到調研和實施,茸芭莘那作為項目的民族諮詢委員會的召集人提供很多支援。“茸芭莘那對普米族文化的熱愛和執著最打動我們。”韓尉表示,從2014年開始,茸芭莘那每年都在兩會上呼籲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和保護,每一年都會從新的角度提出提案,使國家不斷的關注,“相關的部門也會通過茸芭莘那委員的提案了解到人口較少民族相關的現狀和發展,沒有她的堅持和推動,可能人口較少民族文化的搶救和記錄,不會像今天這樣受到這麼多的關注。”
現在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從國家層面也出臺了很多的政策,包括文旅部也在做大量的工作,成效顯著。茸芭莘那建議:“出臺更多有針對性的政策,有些我們可以優先保護或者優先搶救,有很多傳統文化已經經受不了時間的等待,比如説少數民族高齡傳承人的離去,那將是不可恢復的文化消亡,我建議能不能出臺一些政策,優先保護這种經受不了時間等待的傳統文化。哪些民族的文化是最瀕危的,我們就優先搶救,先把它保護起來。”
中華文化是五十六個民族最大認同
2016年3月12日,茸芭莘那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上作了《國家——五十六個民族的最大認同》的大會發言。短短6分鐘的發言,茸芭莘那用樸實的話語講述家鄉變化,道出了少數民族群眾對黨和國家的感恩之心。很多政協委員為茸芭莘那點讚:“你是一個有溫度的委員!”
“我們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是56個兄弟民族在這麼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共同創造的。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説過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根和魂。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歷史當中,是我們56個兄弟民族共同開發了祖國的錦繡河山、廣袤的疆域,共同創造了中華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中華文明。”茸芭莘那説。
“這些年黨和國家如此關心少數民族,重視民族地區的發展,讓我們的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黨的一系列民族優惠政策的出臺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尊重了差異,包容了多樣,讓我們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當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繁榮發展進步。”茸芭莘那表示,作為少數民族的一員,希望每一個民族能夠增強國家認同感,守護好民族團結生命線,築牢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意識,“用最大的努力畫出更大的同心圓,一起攜手努力,為過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