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老參加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書畫展
郝老到部隊給戰士講長征的故事(翻拍)
郝老接受記者採訪
紅軍帽和草鞋是郝老的珍寶,不時會拿出來戴一戴穿一穿
郝老左腿上的傷痕依然清晰
郝老親筆寫下的“長征精神永存”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兩萬五千里的長征路,年輕的小鬼頭跟隨著紅色大軍,爬雪山、過草地,一次次絕地逢生,一次次勇往直前……10月17日下午,百歲老紅軍郝毅回憶起那無比艱辛的長征路時,眼神仍無比堅定地説,因為心中一直懷著“革命一定能成功”的堅定信念,所以他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一切付出與犧牲,堅持行軍和戰鬥,直至取得最後的勝利。
1
15歲參加革命 帶傷走上長征路
10月17日下午,白髮蒼蒼的郝老一邊摩挲著那頂軍帽,一邊回憶起了八十年前的長征。郝老説,長征讓他刻骨銘心,當時紅軍既要面對敵人圍追堵截的種種困境,同時還要面對惡劣到極點的自然環境和匱乏的物資供應,因此長征隊伍裏的每個人每一天都在經歷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每段路程都上演過生離死別的悲壯故事。
時間回到1932年2月,年僅15歲的郝毅參加了紅軍。同年10月,紅四方面軍剛從鄂豫皖突圍到湖北棗陽縣土橋鋪地區,又被敵人包圍,經多次突圍均未成功。這時,軍領導決定用兩個團(其中有郝毅所在的少共國際團)的兵力堅守一個制高點,來掩護其他部隊突圍。
在完成任務撤退時,郝毅所在的班只剩兩名戰士了。郝毅和戰友退到山中間時,敵人就追了上來,兩人趕緊往山頭跑,可是沒有跑多遠,就遭遇敵人的炮彈襲擊。郝毅還在跑時,旁邊的戰友對他説:“小鬼,你負傷了。”郝毅回頭一看,鮮血已經流了很長一段路。不見血還不覺得痛,這一看到血郝毅就痛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眼淚不停地往下流:“媽媽呀,痛死我了。”這時戰友用力地從自己的褲腿上撕下一塊布條把郝毅的腿包紮起來,然後架起他繼續撤退。
“那時戰鬥不斷,根本無暇顧及受傷的腿,再加上醫藥物資匱乏,只能任由傷口發炎、潰爛,甚至後來還長了蛆發了臭。”郝老撩起左邊褲腿,那傷痕依然清晰可見,如同他那段革命的記憶,與他相伴了一生。
由於左腿受傷走不了路,郝毅只能爬行。後來,多虧有同志給他送了根棍子,才讓他由“三條半腿”(實際上是四肢,其中左腿負傷不能站立)變成了“三條腿”(兩腿加一棍)。後來郝毅就這樣帶著傷腿開始了兩萬五千里長征。“天當房,地當床,野菜野果當乾糧。”用這句話形容長征艱難的生活最為貼切。郝老説,肚子餓的時候,碰到啥能吃的都吃,就連牛羊馬吃過的灰灰草也摘來吃。
2 過草地爬雪山
每天經歷生死考驗
“長征苦,最苦是雪山草地。”郝老説,長征路上,紅軍一直勇往直前,哪怕路上要經歷重重的艱難險阻,也沒有退縮過。戰士們三過草地雪山,歷經了一場場戰役和一次次生死考驗。
“草地上一個老百姓也沒有,村莊也沒有,連路都看不到。”
談到過草地的那段經歷,百歲高齡的郝老還能清晰地回憶起來。一望無邊的草地沼澤,看似平靜,實則險象環生,有些戰士走著走著就陷進了泥潭,掙扎一下就連頭都看不到了。
“面積大,壓力小;面積小,壓力大。”這便是他能安全走出草地的秘訣。郝老説,有些戰士陷入泥潭後,伸著雙手喊救命,一會兒工夫泥濘就已經淹沒到胸口,幾乎來不及救起他。“這個時候應該想辦法平躺,增加面積,減少壓力,才有可能從沼澤泥潭裏脫身。”
草地“吃人”,雪山更是充滿了艱辛。郝老回憶説,他所在的部隊在長征途中一共爬了三座大雪山——大巴山、夾金山和黨嶺山。主峰海拔4000多米的夾金山,被當地人稱為“連鳥兒也難以飛過”的大山,也是紅軍長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這些大山常年積雪,雪深過膝,半夜凍得人靠人擠在一起也扛不住。”郝毅回憶道,他在雪地裏凍得根本無法入睡。夾金山海拔高,空氣稀薄,紅軍戰士是一邊咬著辣椒一邊走的,在那樣的環境下,只有不斷刺激自己才能堅持走下去。
到了黨嶺山,海拔5000多米,空氣更加稀薄。“要翻越這座山,必須在中午前過去,否則容易出現雪崩。不管你有千軍萬馬,一下子就能把你推到山下。”郝老回憶説。有一次,郝毅實在是走不動了,想休息一會。正好看到前面有塊“石頭”,他走上前把小包往上面一放就坐下來。可是還沒等他坐穩,那塊“石頭”就歪倒了。怎麼回事?郝毅回頭一看,原來不是石頭,而是一顆人頭!是前面兄弟部隊犧牲的戰友啊!
當時的情景和心情令他沒齒難忘,至今深深刻在腦海裏。
翻過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爬過大雪山,紅軍在連基本生存條件都不具備的情況下還能堅持行軍和戰鬥,靠的是什麼?“因為我們一直堅信革命一定能成功的!”郝老説,這就是支撐著紅軍一往直前不怕艱苦、不怕犧牲的信念。
3 不忘革命初心
傳遞長征精神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地區會師,標誌著長征勝利結束。郝老説,紅軍長征路上的艱辛難以用語言來表達。得知紅軍長征勝徵後,戰士們都激動萬分,備受鼓舞。
“當時我父親已經不在了,只有母親健在。”郝老説,他參加紅軍後不久父親就被抓了,“當局利誘他,讓他寫信叫我回家,但他堅決不寫,最終慘遭殺害,還被斬首示眾。”儘管與家人生離死別,歷經了千辛萬苦的長征,但也磨滅不了他的革命意志,“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百折不撓、克服困難”的長征精神,一直激勵著郝毅前進。
少年時代,郝毅爬雪山過草地,為革命英勇奮戰;如今白髮蒼蒼,郝老依然通過資助、講學等行動踐行長征精神,詮釋拳拳的愛國之心。
在幹休所病房的墻上,有許多郝老從報紙上剪下來的文章和圖片,其中一張圖片上有一群戴著紅領巾的孩子,臉上洋溢著歡笑,郝老喜歡每天看著他們的笑臉,這讓他為自己和老一輩革命戰士的付出感到驕傲。
郝老十分關愛下一代的成長。他説:“宣講、助學就是我的第二次長征。”1988年起,郝老開始在各個學校傳揚長征精神。為此他曾自費前往興安、全州等自己當年戰鬥過的地方,收集相關材料,撰寫報告。據不完全統計,郝老先後擔任過18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給40多所中小學和70多個單位作過530多場次、1400多個課時的報告,聽講人數近21萬人次。
郝老離休後還經常到一些鄉鎮探訪資助困難家庭。他資助過上不起學的學生、遭遇災害的老百姓等各種生活困難的人。南寧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數據顯示,十幾年來,郝老先後資助過68名貧困學生,為關心下一代資助金額近20萬元。
如今,已經百歲高齡的郝老仍然沒有閒下來,他還堅持每天散步鍛鍊,希望有一個好身體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每天早上5時30分就要到樓下,他自己推著輪椅,我就跟在後面。風雨無阻,四季不改。”照顧郝老的阿姨告訴記者。郝老每天都要看報紙,看看各地發生的新聞,看到感興趣的還收集起來。記者留意到,郝老桌上的報紙都有他做的筆記。
百歲郝老,懷著對革命理想和事業無比的忠誠,不忘初心,向後人傳遞的不僅是永不磨滅的長征精神,還有永遠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的正能量。
郝毅
安徽金寨白塔畈人,1916年12月出生。1932年2月參加紅軍,1936年入黨。入伍時年僅15歲,任霍邱縣少共國際團通信員,以後相繼擔任川北王坪總醫院護理員、延安邊區總衛生部醫院門診部副主任、359旅416團衛生隊隊長、47軍衛生部副部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47軍後勤部副部長、廣西軍區後勤部副部長、廣西軍區後勤部正師職顧問。曾參加過第三次、第四次反圍剿戰鬥和紅軍長征以及黑山阻擊戰、平津戰役、宜昌戰鬥、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戰爭。曾榮立大功一次,1955年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