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橫縣陶圩鎮平林村委露林村,村口水塘清澈潔凈,水塘邊楊柳依依,一派和諧美好的景象。再往村裏走,村道巷道乾淨整潔,房前屋後不見了雜物的蹤影,也看不到零星垃圾。最奇怪的是,走遍全村竟尋不到一個垃圾桶。
露林村有420戶農戶,全村人口1330人,每天産生的垃圾不少,如何有效處理生活垃圾曾是一個難題。近年來,露林村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終於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垃圾處理辦法。
約定“垃圾不出門”
一個沒有垃圾桶的村莊卻能將環境清潔工作做得這麼好,這離不開每位村民的努力。以前的露林村,村中設有垃圾箱(桶),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村民亂丟、亂倒垃圾的陋習,反倒常常因為清理不及時造成垃圾堆積、異味撲鼻的情況。
垃圾桶形同虛設,是設是撤,成為村裏最大的“議題”。村民們多次召開小組會討論後,大家一致決定把村中的垃圾桶全撤了。沒了垃圾桶,垃圾往哪兒扔呢?村民討論決定,各家要管好自家的垃圾,在公共場所産生的垃圾要帶回家中統一處理。久而久之,露林村群眾約定俗成了一個“垃圾不出門”的良好衛生習慣。
垃圾分類更環保
垃圾分類處理是有效處置垃圾的一種科學管理辦法。露林村有效地運用了垃圾分類處理的方法,在全村推行垃圾兩級分類,村民們約定將自家垃圾以可堆肥、不可堆肥兩大類進行分類收集,並按時放置在垃圾採集點。這是做好垃圾分類的第一步。
村屯清運員收集完各戶垃圾後,為保障垃圾焚燒得更為徹底,把不可堆肥類垃圾進一步細分,將玻璃、電池、鐵製品等不可燃類分揀出來,進行回收處理。這種做法實現了垃圾的日産日清,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垃圾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
及時清運是保障
露林村採用屯收、村焚燒的垃圾清運處理方式,村委將村屯生活垃圾日常清運項目以每年4萬元發包出去,聘請村屯清運員,負責村屯的日常垃圾清運和焚燒工作。保潔員每天定時到戶到點收取農戶垃圾,及時運往垃圾焚燒處進行處理,保障村莊整潔。
村委還注重做好對清運員、保潔員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村民採用每日一巡查、每週一報告方式,及時了解清運員、保潔員工作情況,並按照工作情況對相關人員獎優罰劣。這一方式大大激發了清運員、保潔員工作的積極性,以往垃圾堆積、清理不及時的現象大幅減少了,村屯保潔逐步走向規範化、常態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