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沒有産業就創造條件培育産業。興寧崑崙鎮群星村是當地一個山多耕地少,大量村民外出務工而致貧的貧困村。如今,全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幫扶下,各種各樣的種養産業開始發展起來。目前村裏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帶領下,荒廢的土地開始引進新産業;曾經的荒山也成了最適合發展林下經濟的理想場所。貧困戶選擇適合自身條件的種養業,實現收入多元化,脫貧致富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據統計,目前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56戶、182人,分佈在除壇塘坡以外的14個坡,全村貧困戶基本可以依靠發展新的産業,在今年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整合資源 培育産業
群星村山多耕地少,因一半以上人口外出務工,缺乏勞動力,但村裏又有大量的荒地。群星村支書李生斌説,主要原因是長期以來沒有找到適合發展的産業。因農民種植傳統作物水稻、木薯很難養家糊口,紛紛外出務工,就出現了耕地少又丟荒的現象。
為了解決貧困問題,該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幫扶下,主要解決全村産業培育的問題。據李生斌介紹,村裏新引進的産業已讓不少貧困戶和村民實現了增收。目前村裏成立了南寧市仙女山種養專業合作社,整合資源,規劃發展,已流轉了200多畝土地,用於發展牛、羊、山豬等養殖,山地多的優勢開始凸顯,惠及貧困戶24戶。
另外,村裏新引進的種植産業也開始形成。目前,村裏的百香果、莪術、大密青棗、黃金梨等種植基本惠及全部貧困戶,全村現種植百香果170多畝,按保守計算,每畝可獲得4000元收入。
找準“窮根” 精準幫扶
群星村根據貧困戶致貧原因及實際情況,讓貧困戶選擇適合的産業。群星村那蓮屯貧困戶陸定民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説,再過幾天他選擇的肉鵝養殖扶貧幫扶項目的50隻鵝苗就送過來了。陸定民打過零工,但收入不穩定,現在多養幾批肉鵝,蓋新房子的夢想就不會太遙遠了。
群星村主任黃耀愛介紹説,村裏還有一些類似陸定民的貧困戶,在他們選擇適合自身實際的種養産業的同時,村裏也安排其他比較富裕的家庭對其進行幫扶。村裏新發展新種植大密青棗120畝,其中壇麓坡70畝,覆蓋農戶37戶,其中在冊貧困戶7戶26人;水口坡30畝,覆蓋農戶32戶,其中在冊貧困戶9戶35人;那蓬坡20畝,覆蓋農戶22戶,其中在冊貧困戶5戶15人。
“通過聯幫帶解決了規模種養的問題,還大大減少了貧困戶在技術、經驗及銷售方面的壓力。”黃耀愛説。
龍頭帶動 規模發展
目前群星村的産業培育正處於發展上升階段,對貧困戶脫貧摘帽已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目前村裏的各種種養業規模還比較小,從長遠發展來看,全村還要推動發展潛力好的産業形成規模,向品牌種養業發展。李生斌稱,村委已開始著手落實引進大的龍頭農業公司進駐,帶領全村種養業規模化發展。目前該村引進的農業企業選址已基本完成,將依靠山多生態好的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生態養殖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