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從天南地北給桑普寄來明信片
交換商店被佈置得溫馨又獨具特色
“別針換別墅”這個曾經紅遍全球的交換故事,你還記得嗎?在南寧,也有一家交換商店,奇妙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但是對於店主山西小夥桑普來説,煩惱也一直跟隨。自從2012年桑普和朋友在南寧開了第一家交換商店,這也是目前南寧唯一一家交換商店,3年間商店幾經搬遷,運營並非一帆風順。鼎盛時期店內物品達7500件,而目前僅有1000余件,個中原因或與店址搬遷、鋪面狹窄、位置偏僻有關,且小店還面臨著資金不足的困境。有社會學者認為,交換商店可以實現物盡所能,變廢為寶,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但若無經濟收入來支撐其運營,或將難以長期堅持下去。
南寧首家交換商店3年前開業
交換商店在一些發達國家,甚至國內部分發達城市早有出現,其顧名思義,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實現物品流通。主要是針對閒置物品。如果不等價,顧客可補差價,也可使用等價物品前來交換。商店本身不會支出現金。
在收集外地同行的經驗後,2012年3月,桑普和天天開始著手南寧第一家交換商店的籌備。艱難起步,兩人從家中和一些親戚朋友處搜刮了不少閒置物品。100多件二手物品,成了小店的第一批商品。南寧首家交換商店在國貿中心悄然出現。
經過前期艱難的探索,桑普的小店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小店活動中,店內物品種類多到難以數清,書籍、玩偶、耳機、衣服箱包、裝飾品……可謂五花八門,從最初的100多件到2013年中的7500多件。受萬象城NOVO邀請,他們還在商場內新增了一個展區,物品數量越來越多,流轉速度也越來越快。有時連桑普都驚訝:“有人連疏通水管的鐵絲都送過來,竟然還真的有人換走了!”“能換?真能換!”問號和感嘆號輪流登場!下一個物品會是什麼?奇妙的等待,讓這兩名來自北方的小夥子忙碌之餘也充滿了好奇。
歷時三載幾經搬遷人氣不如前
從開店最初到現在,交換商店走過了3年。3年前,本報曾報道了小店的開業。如今幾年時間過去了,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小店拿什麼來支撐它的運營?
2015年12月16日,記者聯繫上桑普,意外得知,這3年時間裏,小店已經搬了兩次家。雖然人氣大不如前,不過桑普依舊頗為珍惜。即便搭檔天天已回北方,但桑普毅然選擇留下,心甘情願地堅守在小店裏。
當天,記者在國貿中心四樓一個偏僻角落尋找到桑普和他的交換商店。約9平方米大的商店裏,整齊地擺放著琳瑯滿目的物品,有工藝品,有相框,有海報,有卡通花束,有手串,還有許許多多叫不出名字的小玩意兒,頗為溫馨。
不過,桑普也坦言,相比前兩年,現在店裏的人氣有所下滑,目前店內物品數量僅有1000余件,雖然他通過微網志、微信在宣傳交換商店,但物品交換的活躍程度還是不如以前。
分析個中原因,桑普分析認為,店址搬遷導致部分老會員流失,而新店址較過去偏僻,店內面積有限,無法接收更多的二手物品,也是其中原因。另外,此前在萬象城設的展區,因合同到期,只好撤出;而一些合作的店,例如廣西大學附近的一家交換商店,因合夥人有事離開南寧,也沒有再堅持下去。
“雖然也有不少商場表示願提供場所給我們,但因為沒有足夠的人手打理,新店沒辦法開起來。”桑普説目前南寧僅有他一家交換商店,其提到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小店每月的租金、水開支維持在2000元左右,要小店不以盈利為目的,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撐。
3年流轉3萬多件物品收穫感動
“有些東西在你眼裏是垃圾,但在別人眼裏卻可能是寶貝。”抱著這樣的初衷,桑普的小店一直堅持到現在。有歡笑,有感動,有成就。事實上,這3年,通過小店流轉的物品,已達3萬多件,足跡遍佈78個國家。
桑普收藏有滿滿幾沓明信片。這些明信片中,有澳大利亞的雪,有我國雲南的古棧道。桑普像展示珍寶一樣,從抽屜裏拿出這些明信片。“有些是顧客拿來交換物品的,更多的是店裏的會員寄給我的。”桑普自豪地説,幾年前一些還在上高三的孩子們高考後去了不同的地方唸書,天南海北,竟還有那麼多的人惦記著小店,從外地寄回一張張明信片。當然,還有一些一面之緣的遊客,回家鄉後也將祝福寄到了南寧。
最令桑普感動的是,雅安地震時,會員們自發捐來了上百件新衣服,連帶商店原有衣服,總共四大編織袋寄往災區。後來商店搬遷清貨,因為沒有車,一名會員的父親還開著車,協助桑普將衣服送到南寧市民政局,轉贈給災區的同胞們。
最近,一位曾經光顧過商店舊址的老大爺還給桑普打電話,説想來看看他。“3年未見,他居然還存有我的號碼。”這個事情讓桑普很觸動,“或許,這些人文關懷,是別處沒辦法體會到的。”
“我在堅守,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它的存在,接納它,參與它。”桑普認為交換商店的意義就在於一些對自己而言不再那麼重要的物件,在別人那裏再次找到了價值。交換的同時分享故事,讓彼此學會分享和獲得。
閒置物交換值得鼓勵但需資金維持
桑普面臨的困境,並非孤例。位於北京五道營衚同的“CHANGE交換商店”老闆聊洪斌最初也曾有過同樣的困擾。聊洪斌想出新點子——“交換商店會員”的設想。交換商店的會員可以借用或者租用,會員交換走的舊物過了新鮮勁兒不再喜歡的話,可以退回來,只收取10%~20%的折舊費當作租金。
針對這樣的交換模式,記者也採訪了相關專家。自治區黨校教授謝金甫對交換商店的社會意義表示肯定。其認為,閒置物品交換,能實現物品變廢為寶,物盡其用,這對當前我國建設節約型社會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也倡導了正確的環保意識以及節約的生活習慣,值得鼓勵。
但從目前來看,交換商店並沒有實現資金盈餘,其鋪租、水電開銷都需要資金。如果沒有足夠的支撐力來維持,交換商店或面臨的困境越來越嚴重,最終難以為繼。“或許在這過程中,社會給予的一些支援能支撐小店運轉下去,但最終還是取決於店主能否具備足夠的支撐力。”在鼓勵的同時,謝金甫也對交換商店的去向有些擔憂。他認為,只有當公民素質達到一定高度,不以盈利為目的時,交換商店前景才會柳暗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