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古城墻
老南寧記憶系列報道4
老街巷的記憶
邕城“南門”記憶猶在
唯嘆古城墻“太新”
核心提示
走在南寧邕江橋北的古城墻下,高聳的城樓、灰色的外墻,以及斑駁的磚塊,都承載著時代的印記。號角、吶喊、廝殺,似乎依然聽得見冷兵器時代的回音。古邕州城的故事,在青磚黑墻下娓娓道來。
2004年,在邕江大橋北跨線立交橋的建設中,施工方無意間發現了這段古老的城墻。後來,經過了保護修繕,形成了這南寧最後的一段古城墻;但更多的古城墻,卻在歷史車輪下永遠消失了。
古城墻重現邕城
2004年4月中旬,在邕江大橋北跨線立交橋的建設中,施工方在拆除冬泳紀念館時發現地基下暴露出另一段古堤和古城墻。本以為“灰飛煙滅”的古城墻,重現邕城。
當時文物專家勘測,被發現的古城墻是清代城墻的一部分,與當時已維修的邕江防洪古堤是一個整體。從邕江大橋南一直延續至現在該處的公共廁所的位置,總長約112米,這是現在南寧市唯一保存下來的城墻。
據悉,自東晉大興元年(318年),晉興(南寧的第一個地名)建郡,近1700年走過來,只留下這一段清代殘垣。而這段清代城墻,依然太短太新,難以説盡邕州古城的前世今生。
記者翻閱資料了解到,唐朝前期的邕城並沒有城墻,唐中葉以後,各地反唐起義不斷,為防範起義軍的襲擾,當地官吏在邕城四週築城墻挖城壕。北宋年間,邕州太守修繕了城墻。城墻走向從現在的當陽街向邕江飯店延伸,轉南環路向東北至民生電影院東側,再向北至工人文化宮,轉向西南,經百貨大樓,沿新華街至水塔腳,折回當陽街。周長約1050米、高約6米。
城墻開設東門(今民生路與南環路交界處)、迎恩門(即北門,今工人文化宮附近)、倉西門(今民生路解放路交界處)、鎮江門(即水閘門,今邕江大橋北岸橋頭)、安塞門(今邕江賓館左側民族路口)五城門,城門上均築城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