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路的一處老建築
留住記憶
老街區的保護應著眼更長遠
南寧被人們記住的,還有“半城綠樹半城樓”的美譽,這也是南寧特有的城市印記。近年來,隨著地鐵、道路施工,不少綠樹掩映的街道,也漸漸消失了,比如民族大道、星光大道樹木的遷移。
南寧還有很多小街巷,如建政路、古城路、淡村路,夏天綠樹成蔭,春天鮮花爭艷,未來的某一天,城市道路建設影響到它們,這些城市的印記能否保得住,它們會不會像很多老建築、老街區這樣,成為我們遺憾的記憶呢?這是不少人的憂慮。
在廣西民族民間文化研究所所長黃桂秋看來,政府對於城市印記的保護,應該著眼更長遠。
“南寧其實有不少值得保護的歷史印記,可那時的人們沒這個意識,才造成了現在的局面。”黃桂秋説,就像現在的水街,由於以前缺少系統性的保護,導致新舊建築雜亂無章,並不能起到對老街區的保護,如果今後採用“修舊如舊”的方法,不失為留住回憶的方法,但這將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長遠規劃。
另外,對於老建築、老街區的保護,並不能僅僅保護建築本身,還應當適當進行開發。例如位於中堯路附近的清代黃氏古宅,其實是很好的文物,但如今卻隱沒在城中村和高樓中,成為默默無聞的地方,如果當初能適當開發,統籌周邊建築的風格,或許這裡會成為一個很好的景點。而對於林蔭小街巷的保護,也應該是這個原則,著眼長遠著眼全面,讓它們成為南寧獨特而長遠的城市印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