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一老教師29年以來 一直有收藏工資條的習慣
“老工資條”曬的不只是工資,還是生活
梁蓮英/製圖
葉競仁在翻看工資條
部分工資條
核心提示
“幾乎每一張工資條都代表著不一樣的記憶。”葉競仁女士説道。今年81歲的葉競仁家住在南寧市唐山路,從1985年至今,一年12個月的工資條都被她細心地粘貼在一個白色本子上。記者翻閱其中發現,上世紀80年代的工資條裏有許多80後、90後未曾聽過的詞語,如洗理費、肉貼、儲金等。葉競仁的工資每年都有所增長,1985年5塊錢能買4斤多雞蛋,到了2005年卻只能買1斤多。“幾乎每一分補貼都代表著柴米油鹽。”葉女士説,工資條記錄了一代人的生活文化變遷,也提醒著現在的人要更珍惜當下生活。
當年的補貼
單位“好有愛” 每月給員工理髮錢
“糧差就是糧食差價,市場上的糧食漲價了,單位就會適當發放一些補貼。”葉競仁一邊翻閱著自己的工資條冊一邊對記者解釋道。
1985年,葉競仁在南寧市某小學擔任教師,每個月除了可以從學校財務處領到工資外,她還會收到一張標注詳細的工資條,也就是從那時起,葉競仁開始有了收集工資條的習慣。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葉競仁的工資條內容上,除了基本工資這一項外,還有糧差、洗理費(剪髮)、肉貼、房具、報刊、儲金等多項內容。“如果住在學校就得租借傢具就得扣‘房具費’,為省錢我都是回家住。”葉競仁説。
從1985年至上世紀90年代末,葉競仁的工資條內容每年都所有變化,如1992年工資條上出現了“地貼”這一補貼。1993年又增加了“開放”這一補貼。此外,1993年時新增的“煤貼”即煤球補貼,到1994年時則變成了“煤氣補貼”。“這些工資條,代表著生活在快速發展,在社會經濟生活不斷發展的狀態下,折射出我們老百姓的生活百態。”葉競仁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