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陳年舊物 看時代變遷
煤油燈
沒有比這更真實的敘述,沒有比這更生動的還原。廣西民族博物館在廣泛徵集“20世紀老物件”基礎上,近期推出“昨日重現·百年老物件展”。上千件看似普通、老舊的展品,卻飽含歷史資訊和現實意義——
舊物勾出一段記憶
3月9日,走進廣西民族博物館“昨日重現·百年老物件”展廳,1300多件老物件循歷史年代蜿蜒陳列——“國貨運動”、“方寸之物記憶之憑”、“山河一片紅”、“舊曲誦往昔 影像記年華”、“家的記憶”……徜徉其間,恍若穿越歷史回到上個世紀。
一盞盞各式各樣的煤油燈,讓少年時代曾在黑夜裏借著它那微弱光亮潛心苦讀的貧家子弟有一種“老友重逢”的感覺;各式各樣的購物票證,讓曾經在那個物資匱乏的“票證經濟”年代艱難謀生的過來者唏噓不已;一張張簡樸的結婚證、畢業證、先進工作者獎狀,見證的是激情燃燒的歲月裏一段純真的愛情、一股昂揚向上的拼搏精神……
仔細查看著展櫃裏陳列的一張張糧票、油票、布票,記者的思緒也被拉回到自己讀初中的上世紀70年代初。那時候,每個人吃的糧食、穿的衣服都是有定量的,須憑票憑證購買。到1984年年底,隨著改革開放初見成效,糧食連年豐收,國家將取消糧食憑票證定量供應制度的消息流傳開來。過慣了“票證日子”的人們,一時反而恐慌起來,擔心沒有“票證保證”買不到糧食,紛紛到糧店排隊搶購糧油。結果,隨著改革開放的步步深化,到1993年,糧油在全國全面實現敞開供應,糧票、油票等票證在老百姓眼裏才真正成了“無用之物”。
展櫃裏一個摩托羅拉BP機,將記者的思緒拉回到剛剛進入南國早報工作的上世紀90年代中期。那時,眼看著新華社、電視臺一些記者率先在腰間別上BP機,心裏羨慕不已。後來,自己腰間也別上了一個摩托羅拉BP機,外出採訪時,感覺特別神氣。然而,沒神氣多久,人家手裏又拿上了“大哥大”。於是,只能在心裏自我安慰:手裏拿個“大哥大”有什麼好神氣的?早晚有一天,我們把早報辦成首府媒體中的“大哥大”,那才叫神氣!
展廳裏,慕名而來的觀眾川流不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老年人,面對曾經熟悉的老物件,充滿感慨地對身邊家人講述著一樁樁或激動、或心酸、或可笑的往事;對那個年代十分陌生的年青人和孩子們,則對眼前這些從來沒有見過的老物件充滿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