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兩廳、大飄窗、敞開式廚房、精裝修、提包入住……年近八旬的歸國華僑陳概偉、陳立宋夫婦住進了寬敞明亮的電梯房,這是自從他們上世紀60年代從印尼回國後,第一次告別低矮的瓦房。
今年十月初,陳概偉、陳立宋夫婦與399戶歸僑一塊,拿到了首批歸僑安置房鑰匙,從邊遠地區農場職工變為城鎮居民。
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轄區面積180平方公里,人口8萬人,原為成立於1960年的國營華僑農場,曾安置印尼、越南等9個東南亞的歸國華僑12000多人,現仍居住著歸僑及僑眷7000多人,與東南亞、港澳臺、歐美、澳大利亞、紐西蘭等29個國家和地區保持密切宗親關係。
“原來住的瓦房下雨時漏水漏風,陰冷潮濕,如今這裡的樓房有電梯空調。”陳立宋與老伴居住在距離經濟技術開發區20多公里的團結農場,距離遙遠、地域偏僻,光進城看病就醫就要在路上花一整天時間。
“沒掏一分錢,就住上了現代化電梯房,像是做夢一樣。”這是不少已經進入退休年齡的華僑無法想像的。
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2012年實施了華僑農場綜合改革,投入12億元啟動了華僑城項目建設,通過“以房換房”的方式引導分散居住在153個生産隊的農場職工自願到中心區集中居住。目前一期總投資5億元的“華僑城”17棟1508套住房及商業配套設施已經完工,達到入住條件,今年年底前,華僑城一期項目1112戶歸僑僑眷將全部入住。
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胡志崇介紹,在歸國僑胞實現集中安置後,國有平臺公司通過反租、入股等方式對原來分散出租給職工的土地進行統一經營,從而形成土地集約利用、農業規模化、産業化發展格局。
通過土地統一經營,還能解決有勞動能力群體就業,無勞動能力歸僑“養老”和“財産收入”的問題。“通過土地統一經營所産生的效益,每戶僑胞除了能獲得一套免費的商品房外,在今後30年的時間裏,每人每年還能從安置項目的商業部分獲得10平方米的租金分紅,基本生活來源得到了保障。”胡志崇説。
作為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的橋頭堡,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近年來已經吸引了美國皇冠、美國嘉吉、百威啤酒、美國波爾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的進駐,這些企業的進駐為當地的僑胞僑屬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崗位,使得他們在“上樓”的同時也能夠“上班”,完成從農場職工到産業工人的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