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基手捧《邕城覓蹤》。 南國早報記者 劉豫攝
由侯釗手繪的“南寧古舊地名方位圖”。 南國早報記者 劉豫攝
南寧舊景。 資料圖片
“門前一道清流,夾岸兩行垂柳,風景年年依舊,只有那流水,從此一去不回頭……韶華飛渡,每當我哼起這首老歌時,便浮想聯翩,許多往事,像放錄影似的,一幕幕清晰地展現在腦際。”這是南寧八旬老人陳偉基為自己的手稿——《邕城覓蹤》寫下的開篇語。手稿中,不但裝載著陳偉基兒時的歡樂回憶,還將邕城舊景一一盡述。而陳偉基之所以寫下這本《邕城覓蹤》,正是感慨于近年來南寧日新月異的變化,想要為現在的年輕人保留一些老南寧的影子。近日,南國早報記者來到陳偉基的家中,看到了這本《邕城覓蹤》。跟隨著老人的回憶,短短一天時間裏,記者仿佛穿越時空,把昔日的老南寧遊覽了一遍
1
童年時的老街區
陳偉基雖不是在南寧出生,但他自小就跟隨外婆從廣州遷至南寧定居。年幼求學時期,陳偉基跟著哥哥姐姐在私塾讀《三字經》。13歲那年,陳偉基聽説當時的“邕寧縣興寧鎮中心國民學校””(解放後改名為南寧市當陽街小學)開始招生,便私自跑去報名。雖然錯過了報名考試的機會,但陳偉基卻遇上了當時的校長黃銘。黃銘有感於陳偉基的求學心切,破格招他入學。不久後,陳偉基又轉入了當時的“邕寧縣模範鎮表證中心國民學校”(即後來的南寧市中山路北段小學)唸書。他記憶中的童年,就是在這一帶的老街區度過的。
“上世紀40年代的南寧,最熱鬧的商業地點要數民生路尾。那裏有金龍大酒家、萬國大飯店,萬國的對面是達盛酒廠,旁邊還有個黃琴石病室。”在陳偉基的腦海中,這些老南寧的場景至今依然清晰無比。他告訴記者,當時的興寧路擁有邕城最大的皮革鋪、布匹鋪,還有“華強”、“生活”和“天山”三間書店。這些書店吸引著無數讀者在那裏“啃書”,兒時的陳偉基正是其中一員。
“興寧路上的新聯藝是當時南寧唯一的照相館。在它的左斜對面,有一小段人行道,每到夏夜華燈初上時,這一地段,便擺滿了冷飲,挂起六七盞‘大光燈’(即汽燈),攤主們用白話唱著順口的廣告詞來招攬顧客,吆喝聲此起彼伏,非常熱鬧。這樣的夜市一般只開到晚上9時,之後所有的商店都關門了。黑夜裏,不時傳來各種街頭售賣小食的貨郎叫賣聲,還有一些盲人,沿街為市民做捶背、按摩服務,打起竹板,招攬生意……”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陳偉基老人度過了他歡樂無憂的童年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