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評出首批16名終身教授
●經過多項程式審批,嚴格評選;不設聘期限制,每月享受一定補貼
●終身教授並非終身制,待遇也有可能被取消
●獲選人表示:這項榮譽並不是終點;學術追求應以前沿性和先進性為標桿
終身教授,有人稱之相當於“半個院士”,它代表著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學術成就以及沉甸甸的榮譽與責任。如今,我區也擁有了第一批終身教授——近日,南國早報記者從自治區人社廳獲悉,我區完成首批終身教授評審聘任工作,16名來自高校、科研院所、醫院的高層次科研人員獲我區專業技術人員最高榮譽。
16名終身教授新鮮出爐
“在美國,評上終身教授要經歷一段艱難的歷程。”獲得廣西“金繡球獎”的專家、美國康涅狄格州大學教授馬薩·康告訴南國早報記者,“你必須有至少6年的教齡和專業研究,你要頗有建樹,而且你還需要有該領域5位教齡在6年以上的教授聯名推薦。”
終身教授制度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對於我區來説,還是新鮮事物。2011年年底,我區啟動相關工作,當時自治區政府出臺《自治區終身教授管理辦法(試行)》。經過一年籌備後,今年我區正式啟動終身教授聘任審核審批工作。經過嚴格程式挑選,16名終身教授于近日新鮮出爐。
研究成功世界首例克隆水牛的盧克煥、廣西肝移植事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彭民浩……在我區首批終身教授名單裏,每一位都大名鼎鼎,為所在領域的領軍人物。
“今年是首次評聘,從50多名候選人中根據相關要求評選出來的,並進行了從嚴把關。”自治區人社廳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首批16名終身教授來自我區高校、科研機構以及醫院等相關單位,涉及理工、農林漁牧、人文社科、醫藥衛生等領域。終身教授沒有聘期限制,每月享受不低於當月本人工資總額10%的補助。
高層次人才緊缺,一直是我區發展的短板。為此,廣西建立了八桂學者制度、特聘專家制度、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培養工程、人才小高地建設提升工程等,從經費、科研項目等方面進行重點支援。新鮮出爐的終身教授制度將為我區的高層次人次工作“再加一把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