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瑤族自治縣秀水村的古建築群保護得較好。 寧國用攝
我區將採取多項措施保護傳統村落
傳統村落要先保護後利用
一座座現代新村拔地而起,而承載著鄉土建築、民間文化等農耕文明的傳統村落,漸漸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廣西傳統村落現狀如何?面臨哪些困局?出路在何方?8月26日,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後我區將分級建立傳統村落名錄和檔案資訊庫,制定指導意見,同時通過專項研究、規劃編制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保護傳統村落,然後再開發利用
現狀傳統村落流失嚴重
南寧市江南區江西鎮的三江坡是歷代軍事戰略要地,擁有那城建築遺址、小鼓嶺漢墓、邕西古道、火樓嶺烽火臺、皇姑墳等眾多文化遺址,共有69幢清代和民國建築。然而,這座擁有600年曆史、散發著古樸氣息的古村,由於水土流失、缺乏日常維護等原因,很多古跡遭受破壞,不少古民居出現缺門少窗、墻體開裂、瓦面漏水等現象。
匯集武備文化、渡口文化的鹿寨縣中渡鎮,現存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古街巷5條,“城門-護城河-城墻”的建鎮格局至今基本保留。近年來,有些住戶開始拆舊建新,一些年久失修的民居則已經成為危房,無人居住。
據介紹,傳統村落流失並非個案。臨桂的合峰村、平南的上宋屯、扶綏的舊圩等古村落,很多古建築被廢棄,老屋大多陳舊不堪,亟待修繕維護。更令人堪憂的是,隨著大量鄉土建築、人文景觀等遭受破壞,村落的非物質遺産也在嚴重流失,很多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歌謠、工藝等非物質遺産難以延續。如素有“中國畫扇之鄉”之稱的陽朔福利鎮,畫扇日趨機械化,千百年來的手工藝正瀕臨失傳。
據統計,目前廣西約有18萬個自然村,但傳統村落僅存277個,其中69個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長期研究古民居建築和傳統村落保護的廣西城鄉規劃設計院原副院長朱濤表示,古村落是傳統文明的重要載體,目前全區完整的古村落所剩不多,納入國家和自治區保護的更少,這意味著農耕文明和歷史文化遺存正大量遺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