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對“天價”學車費要管到點子上
廈門學車費為何高得離譜,甚至被稱為 “全國第一貴”?市人大代表提出,此類民生熱點問題,市人大應該主動介入,組織代表開展視察調研。(1月10日《海峽都市報》)
醫食住行、環保旅遊等民生熱點,往往也是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注的熱點。廈門市人大代表及時關注“天價”學車費問題,並建議人大組織代表視察,可以説非常有代表性和啟發性。
今年起,修訂後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開始施行,新的《機動車駕駛培訓教學與考試大綱》正式實施。在簡化訓練項目的同時,新駕考對交規理論、實際操作、文明駕駛習慣都提出了新要求。然而,新駕考首先迎來的不是駕校改進教學方式,而是培訓費應聲暴漲,最高漲幅已超過五成。其中,上海突破7000元,北京普遍越過5000元,廈門則快破萬元大關,為全國最貴。
在新駕考實施之初通過率慘澹的現實前,各地相繼出現的培訓水準趕不上培訓費增長的怪現象,必須得到重視和解決。那麼,應該怎麼辦呢?我認為,不妨從三方面來動腦筋。
首先,物價部門要介入,看究竟有沒有漲價的必要。不少駕培機構反映,考試難度的加大,相應地使培訓成本增加,如果利潤空間沒有了,駕培機構肯定就沒辦法生存了。事實果真如此嗎?不能光聽駕培機構的一面之詞,而應由物價部門開展調研。該漲的漲,不該漲的堅決不允許漲。不管怎麼説,駕培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的原則不能變。
其次,公安、物價等部門要聯手對駕培機構的費用使用情況進行干預,看他們究竟是不是把所收費用都用到了該用的地方。作為駕培機構,應得的利潤當然可以得,但其他本該花在教學等上面的費用,也必須實打實地花,而不能節省下來作為額外利潤。比如,應當為學員統一講解交通安全常識的,卻並不開課,而是由將教材交給學員帶回家自學。事實上,近年來,各地駕培機構“憋著漲價”已不是新聞,幾乎一有風吹草動,就要借機提價。而漲價部分,又不可能真正運用到培訓教學上。
此外,可以試行“約考”制。即,車管部門為新手進行發照考試時,不由駕培機構統一送考,而由學員自主決定什麼時候考試。目前的駕培模式是,學員將培訓費交給駕培機構後,由駕培機構負責培訓及送考。駕培機構一般會承諾保證學員通過考試,如果通不過,則可免費再學再考。而事實上,很少有通不過的。新駕考實施後通過率低,並不涉及教學成本的問題,而是因為駕培機構沒有及時調整教學思路,以為仍可像以往那樣容易通過。如果駕培機構只負責培訓,不負責送考,那麼,學員為了能考試通過,就得認真地去學。這樣的話,駕培機構可以根據學員真正學習的時間長短進行收費。學員,也可根據自己的水準等情況,決定學多長時間。也可臨時花錢請駕培機構“補課”。如果真能這樣,不僅駕培機構無法巧立名目多收費,學員還能真正學到東西,對提高駕駛本領來説,無疑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