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9天的2010南寧·東南亞國際旅遊美食節將於10月24日落下帷幕。近幾天眾多食客在大快朵頤的同時,也對美食節的發展提出了不少建議。
“食品衛生、會場設施是一年比一年有進步,但是好吃的東西還是太少。”市民馮先生説,美食節最大的軟肋還是沒能把真正地道的各地小吃引進來,“會蟲”粗製濫造的食品太多,讓遊客提不起興趣。
美食不夠“美”,食客有遺憾。如何破解這一難題,記者對各方進行了採訪。
本地展商:
為打品牌才來美食節
為了提高美食的品質,每年的美食節主辦方都費了一番心思,比如今年邀請五星級酒店參展、設置9個無燒烤大棚等。今年美食節的人氣也主要由這些本地特色餐飲企業支撐起來。當記者詢問這些本地參展商參展的目的時,回答幾乎都是“為了打品牌”、“為開新店作宣傳”等,沒有一例回答“為了賺錢”。
南寧一家大酒店的一位負責人直言不諱地説,美食節開了這麼多年,少有高檔酒樓問津,就是因為覺得美食節都是很多外地“會蟲”搞的街頭小吃,“太低檔”。今年該酒店來亮相,是由於主辦方説“沃頓國際大酒店也來”。看到有高檔星級酒店結伴同行,他們才願意來設展,“想一起來提高一下美食節的品位”。
“品柳香”螺螄粉店的負責人則透露,他們願意來設展,是向主辦方開了一個條件:整個美食節必須只能有“品柳香”這一家螺螄粉展位。“我們這個品牌是新創的,為了開拓市場,才借美食節‘混個臉熟’,如果美食節有多家螺螄粉攤,就沒意思了”。
今年美食節製作“馬蹄糕王”的八角樓,參展的初衷也是為了作宣傳。一負責人説,八角樓過去是茶樓,不久前才轉做酒樓餐飲,主打私房菜,因此才想到要來美食節賺點人氣。
如果在這屆美食節打響了名頭,下屆還來嗎?面對這一問題,眾多本地參展商均稱:“到時候看情況再説。”他們認為,美食節是一個供市民試吃的平臺,新品牌可以來打打廣告,老店似乎沒必要來。南寧順風漁港的一位負責人説:“我們還是以本地餐飲市場的熟客為主,利潤靠的是日常經營。至於外地的美食節,我們更沒意向去,除非要去那裏開店。”
地道小吃在本地生意紅火,顧不上“向外發展”。而各地的美食節又如火如荼地開,不停招募“外地美食”。這就給眾多“會蟲”留出了很大空間。
熱門餐館:
看不上“街邊攤”的利潤
一些本地參展商表示,不願參加美食節的另一原因,是由於“沒什麼利潤”。尤其是熱門餐飲企業更是覺得沒必要來賺這種“街邊攤”的小錢。
覃師傅的狗肉攤在美食節第一天就賣掉了10多條狗,“真沒想到生意這麼好”。但他算了算,當天卻虧掉近400元。“客人試吃,吃掉了狗肉總量的1/3。一斤狗肉賣25元,如果賣到30元大概可微微賺一點。”但覃師傅不打算這麼做。他主要是為即將在南寧開店作宣傳,沒打算賺錢。
在一家藕粉攤點前,試吃的遊客排起了隊。“嗯,不錯,紅棗味很香”,“來兩盒”,在試吃藕粉後,不斷有遊客掏腰包。“生意不錯,但提供給遊客試吃的成本也不低。光是衝藕粉的水我們都燒了8大桶了。”負責添藕粉的員工説,一天大約要提供45公斤的藕粉給遊客免費品嘗,按照一公斤藕粉近50元的售價計算,一天送出去品嘗的藕粉價值約2200元。
參加美食節的兩家大酒店的展位負責人都説,參加美食節,酒店方光是展位佈置、人員、材料成本等等都要花不小的一筆錢,純粹是作為宣傳支出,沒打算靠賣小吃賺回來。即使有賺,這點錢對於酒店來説意義也不大。
參加美食節能賺多少錢?一名走南闖北賣烤魷魚的“會蟲”告訴記者,按他的經驗,人多時一天能賺四五千元,跑一場美食節扣除成本大約賺三四萬元。但不是每場都這麼旺,平本甚至賠錢的節也有的。“全國跑很辛苦的,我們小家庭沒辦法才出來做,本地做得好的餐館都不出來”。
美食節“邊走邊吃”的低價定位也讓一些熱門餐館有些為難。比如同樣是榴蓮酥,高級酒樓真材實料、精工細作做出來,要賣5元一個。而在個人攤位上,速凍的榴蓮酥10元6個。遊客通常就會選擇價位較低的,這也是星級酒店不願來參加的原因。
美食節定位:
亟待升級和轉型
雖説利潤不大,但一些本地展商尤其是個體經營者也嘗到了美食節的甜頭。一家“酸嘢”展位的店長説:“原本以為美食節都是喜歡外地小吃,我們這些南寧街頭天天見的食品大家不愛,現在看起來效果還行。”
譚女士的賓陽酸粉展位招攬了眾多顧客,每天的銷售額都有一兩萬元。她説了自己的心得:賓陽酸粉只是主打的美食之一,加開工山的龍鳳灌血腸、土豬肉和板栗做的竹筒飯、玉林的肉丸,搭配台灣檸檬冰,讓食客既可吃飽又可吃好。譚女士説,美食節上有不少外地遊客,因此本地美食不會受冷落,只要味道好,甚至會有回頭客,“關鍵食品要真材實料,而且要有特色”。
在“要有地方特色”這點上,南寧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胡迪頗為認同。美食節舉辦多屆,至今仍缺少真正擁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參展,是個遺憾。胡迪説,每次美食節的承辦方都不同,新接手工作的承辦方需要花時間了解情況,之後才能展開招商,這會耗費不少時間。而組委會在選擇承辦方時,也會耗費大量時間,因此招商的時間無形被縮短,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沒能被挖掘出來。
胡迪認為,想要提高美食節的品質,首先應當選擇一個交通方便、固定的地點,“固定地點容易被人記住,打造成品牌。”其次,固定的承辦方也很重要,“一年年辦下來,承辦方省下了熟悉情況的時間,又有經驗,自然能挖掘到各地美食,提高美食節的品質”。
在胡迪看來,美食節應該逐漸成為餐飲企業和個人展示形象的平臺。有了這樣的氣氛,才會不斷吸引名店來展示新菜色、新品牌來打市場。
胡迪説,今年不少星級酒店參加美食節也算是一次提升。他認為,將來美食節可以按“地方特色小吃”、“東南亞美食”、“酒店企業”等類別劃分明確的區域,讓遊客體驗各類型的美食,才能打造一個真正的美食天堂。
來自香港的參展商譚先生則説,美食節開始兩天后出現了許多零散商販,由於商販出售的食物品質沒有保證,直接降低了美食節的品質。“這影響了遊客對我們的判斷,認為我們賣的食物也值得懷疑。”雖然組委會的負責人表示,工作人員一直都在做禁止零散攤販進入美食街的工作。但譚先生説,仍然能看見對面攤販在不停吆喝出售商品,“美食節的管理服務應當做得更好,才能保證品質和參展商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