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全國晚報總編輯看南寧”活動只有一天時間,但南寧市的一花一草,一磚一瓦,總能牽動著各位晚報老總的心。聽覺南寧、視覺南寧、感覺南寧,覺悟人生,他們發出這樣的感慨———南寧是座宜居之城、活力之城、秀靈之城、人文之城。
看城建
南寧是座建在大公園裏的城市
“美不勝收、妙不可言”,邕江畔,葫蘆島晚報副總編付寶興寫下了對南寧的評價。付寶興是第一次到南寧。在他的眼中,南寧美,美在城市建設。“比如南湖邊,那裏就是很美的自然景觀。”付寶興説,南寧的城市景觀有一種特別自然、純樸的感覺,讓人在城市中也能找到放鬆、回歸自然的感覺。
南寧的美,還美在城市管理。中國第一套城市應急聯動系統,可以實現跨部門、跨警區以及不同警種之間的統一指揮協調,讓生活在南寧的人擁有了一份安全感。同時,南寧又成立了數字城管系統,用於加強城市管理,小到一盞路燈、一個下水井蓋都做了編號、入檔,不管哪出了問題都可以得到及時的處理。這些舉動充分體現了南寧市以民為本,全力打造宜商宜居城市環境的執政理念。
付寶興説,南寧的城市建設,“妙”在將自然景觀與城市建設緊密融合。例如城市主幹道民族大道,路兩側種植有數十種植物,高低錯落有致,綠葉搭配著五彩的鮮花,在人行道上慢步似在公園裏散步,“南寧是在大公園裏建城市,其他一些地方卻是在城市裏建公園”。
居住在南寧市幸福指數高
呼和浩特晚報總編輯戴春梅來自北方。從北方到南方,她有著不同的感受,“居住在南寧市幸福指數高”。
戴春梅也是第一次來南寧。從機場到酒店的路上,經過的是老城區,而昨日參觀的地點大多位於新城區。通過新舊城區對比,她認為南寧市的城市規劃建設新老區進行區分規劃,而在北方的很多城市,新城區都是在老城區中發展完善起來的。
在戴春梅的想像中,南寧市應該和一些繁華的省會城市一樣,擁擠忙碌。在繁華的大都市居住,很多人都會覺得神經繃得緊緊的。然而,她在南寧市看到,大街上人們並非形色匆匆,而是閒庭散步;廣場上很多人在音樂聲中翩翩起舞,多了一份寧靜與質樸,少了些許喧囂繁華。而且南寧市綠化面積高,空氣品質好,難怪居住在南寧的幸福指數那麼高。
水城建設是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
清淩淩的南湖水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邕江在城市中蜿蜒而過。南寧市美妙的水城風光和如火如荼的 “中國水城”建設,傾倒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晚報老總。在南湖的親水準臺,他們紛紛拿起手中的相機與水合影。南陽晚報總編輯李明建説:“南寧市 ‘水城建設’是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
“有水而秀,有水而美,水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李明建坦言,北方城市水域主要以自然的河流大江為主,而一些大江大河受到環境影響有的已經變渾濁。而在南寧市,他看到的是清澈的河水,可以感受到人們愛山、愛水的情懷。李明建認為,南寧市在建設中國水城中,把邕江水系引入內河的做法值得借鑒。南寧市委、市政府投入大,決心大,體現了民本的思想,水城建設是一向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給城市注入新的活力,産生一種靈動之美。
一位報社老總還即興作詩:“名不虛傳築綠城,精心規劃建‘水城’,南寧人民多壯志,明日樂居國際城”。
談發展
把握城市特性全力保護環境
西安晚報社長郝小奇上次來南寧是2009年,當時南寧人性化的道路隔離欄、汽車和摩托車分道行駛、綠化帶做隔離帶等做法讓他印象深刻。回到西安後,他立即建議有關部門到南寧學習取經。事隔一年,南寧又讓他看到了新變化,五象新區正在快速建設。
郝小奇認為,南寧的城市建設骨架已經拉開,城市建設已經在朝國際化、現代化的方向快速發展。而經濟建設的發展則需要借助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這一國際平臺,根據城市特性,選擇適合的産業進行大力的培植、發展。南寧和西安有一個共同之處:兩市的華南城都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在深圳創下華南城神話的華南城控股有限公司同時選中南寧和西安,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這兩座城市擁有非常優越的區位優勢。西安是一座旅遊城市,根據古都的特性,西安市把文化産業作為支柱産業去發展。郝小奇建議,綠城南寧也要找到符合城市特性的支柱産業,打造國際商貿物流基地是非常正確的思路,應該堅持。
葫蘆島晚報副總編付寶興建議南寧在發展工業時要慎重選擇,一定不能犧牲現有的、良好的自然環境。他認為,南寧發展工業應以輕工業、貿易加工業等一些對環境影響小的産業為主,一定要好好保護南寧的青山綠水。
南寧的經濟發展速度比想像中要快
“南寧經濟發展速度比想像中要快。”在南寧華南城,當看到氣勢恢宏的規劃藍圖時,宿遷晚報總編輯朱本銳這樣説道。他認為南寧市開放程度高,外來客商吸引力強,是一個包容性開放性的城市,其經濟發展速度可以與內地很多城市相媲美。
張家界晚報總編輯張志明也持有相同的觀點。他認為,南寧市具備明顯的區位優勢,交通網路四通八達,而通過幾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成功舉辦,南寧市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提升,經濟發展具有巨大潛力。多重機遇疊加推動了南寧市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的步伐。而在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中,張志明建議,南寧市不僅要繼續發揮第三産業的優勢,還要在培育支柱産業、優勢特色産業上下功夫,加大對東盟國家的産品輸入,生産東盟國家緊缺的商品。
賞民俗
民歌眷戀的地方讓人想歌唱
來一場劉三姐與阿牛哥的情歌對唱;在車廂上傳遞幸福的壯族繡球……體驗了濃郁的壯族民俗風情,不少老總情不自禁地説:“民歌眷戀的地方讓人想歌唱。”
“唱山歌來,這邊唱來那邊合,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灘險彎又多嘍彎又多……”1號車上,導遊一曲《山歌好比春江水》拉開了壯族風情體驗的序幕。山歌唱不停,而一場尋找“阿牛哥”的遊戲更是把全場氣氛HIGH到了極點。男士們都有可能被選為阿牛哥,而選擇的方式則是傳遞繡球。山歌音樂停止時,手上拿著繡球的人便是 “劉三姐”要尋找的“阿牛哥”。選出的“阿牛哥”要與“劉三姐”進行山歌對唱。
在2號車內,嘹亮的山歌也不時飄出車窗。山歌響起,山西大同晚報報社黨委副書記王曉雅總會放聲跟著唱,她甚至能完完整整地與導遊對唱《劉三姐》中的歌曲。
山西被譽為民歌的海洋,廣西被譽為歌海。王曉雅正是通過她最喜歡的電影《劉三姐》知道了廣西。“《劉三姐》讓我有想到廣西唱歌的感覺。”王曉雅説,此次晚協年會在南寧舉辦幫她實現了願望,讓來自民歌海洋的她可以在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歌唱。加上臨近2010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民歌娃娃手拿話筒的可愛造型,更能激起愛唱歌的人大聲歌唱的激情。
壯家文化征服老總的心
“這有壯族銅鼓嗎?”山西晚報的地方新聞部主任呂國俊愛好歷史和考古,一到廣西民族博物館就四處“尋寶”。聽説面徑165釐米、殘高67.5釐米、殘重300多公斤的“中國銅鼓之王”就在館中,呂國俊一臉興奮。
銅鼓是我國南邊古代少量民族的珍貴文物,是研究古代南邊社會形態、政治、經濟、文化重要的實物資料。呂國俊説,銅鼓是壯家的精神食糧,是包含著壯族文化、歷史、百姓智慧的文化遺産。
“這裡的銅鼓太棒了。”呂國俊説,他之前在上海博覽館裏看到銅鼓時,被那面銅鼓的精湛鑄造技術折服,可那銅鼓與廣西民族博覽館裏的“銅鼓王”一對比,便有些遜色了。廣西是銅鼓之鄉,廣西民族博物館裏收藏了多個種類型的眾多銅鼓,讓呂國俊一飽眼福,久久不願走出展廳,直到車隊要出發才匆匆上了車。
穿著彩衣壯民族服飾的隨車導遊也備受關注。老總們一路上不斷地嚮導遊了解壯族的民俗,詢問壯鄉服飾的喻意,還邀請導遊們在南寧的標誌性建築前充當模特,協助他們創作完成南寧城市風光片的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