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螄山遺址,位於南寧市邕寧區蒲廟鎮,遺址面積約5000平方米,是一處距今7000~80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期古人類遺址,為廣西所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為完整、內涵最為豐富的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
1997年,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智城遺址,位於南寧市上林縣。包括智城垌古城址和位於澄泰鄉洋渡村的六合堅固大宅頌碑。古城約建於西元634年—682年,六合堅固大宅頌碑為較早用漢字記載壯族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碑刻之一。
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崑崙關戰役遺址,位於南寧市興寧區與賓陽縣交界處。除古關樓、崑崙古道等古代遺跡外,還包括國民黨陸軍第五軍崑崙關戰役紀念建築物以及崑崙關戰役中的陣地、工事遺跡等。
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壯族歌圩,是壯族群眾在特定時間、地點舉行的節日性聚會歌唱活動形式,以南寧市最具代表性。
2006年,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邕劇,清道光、咸豐年間形成于古稱“邕州”的南寧,故名“邕劇”,是富有南寧特色的劇種。傳統劇目有《五台會兄》《西河會妻》《三進士》等。
2008年,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賓陽炮龍節,是南寧市賓陽縣特有的一項民間遊藝活動。炮龍節于每年農曆正月十一舉行,以燃放鞭炮彈燒狂舞之龍,蘊含著祈求風調雨順、丁財兩旺之意。
2008年,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