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建成加速廣西現代化物流業發展。(資料圖片)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中國與東盟各國的貿易往來必然會更加頻繁。“物流量大幅度增加了,最直接帶動起來的必然是物流業的發展。”這是物流行業業內人士持有的共同觀點。
對廣西的物流企業而言,自貿區建成一方面意味著商機與市場,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嚴峻的挑戰。如果沒有承接市場需求的足夠能力,將會錯失良機,最終只能把送到府的商機拱手讓給別人。目前,這也是擺在廣西物流企業面前最大的難題。
廣西物流企業該如何借自貿區建成之機強化自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帶著這個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及企業。
聲音
“南寧要更好地參與自貿區國際區域經濟圈的經貿活動,借助該經濟區域的平臺發展本土的物流産業,建造和運作南寧保稅物流中心勢在必行。”——南寧市商務局副局長蔡東陽如是説。
“當前廣西物流業服務模式過於傳統、原始,而服務內容也過於單一、散亂,多數企業都還停留在做倉儲或貨物運輸等物流服務的某個環節的初級層面上,與第三方物流差距較遠。”——廣西物通天下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國超談廣西物流業現狀。
“自貿區建成後,廣西與東盟國家的貿易量增加幅度將有可能超過20%。市場‘蛋糕’明顯增大,物流企業自然能從中獲得更多的商機,但這並不代表你就穩操勝券,適應國際客戶的要求才是關鍵。”——曾有過多年在物流領域的實戰經驗的廣西道路運輸協會物流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俞上林這樣認為。
積極準備:南寧保稅物流中心一期將封關運作
産業要發展,起承載作用的配套設施要做在前頭,這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動。重點打造中國-東盟區域性物流基地,正是南寧為發展物流産業基地作出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此,南寧市商務局副局長蔡東陽重點介紹了南寧保稅物流中心。
“去年,南寧市正式啟動了物流基地的建設,其中南寧保稅物流中心是重中之重,是今年南寧市為迎接自貿區的建成而重點打造的項目。”蔡東陽介紹説,南寧保稅物流中心一期工程面積約775畝,主要建設內容包括1棟辦公大樓、1個查驗倉庫、將近50000平方米的集裝箱堆場和大型保稅倉庫以及70000平方米場區道路等設施。目前,一期工程的監控系統、卡口設備安裝、道路、場站以及三分之二的倉庫均已建設完成,預計12月底將可完成封關驗收,投入運作。
蔡副局長認為,南寧要更好地參與自貿區國際區域經濟圈的經貿活動,借助該經濟區域的平臺發展本土的物流産業,建造和運作南寧保稅物流中心勢在必行。自貿區建成後,中國與東盟間的商品往來實現通關便利化,兩地間的商品流通以及大批量的採購買賣會大幅度地增加。要想客流、物流、資金流在此匯聚,南寧乃至廣西不能單靠“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區位優勢,還需要一個具備進出口貨物保稅倉儲、轉口貿易、國際轉机、簡單加工和增值服務、物流資訊平臺、國際物流分撥配送、進出口貿易等功能的物流體系做支撐和配套,而南寧保稅物流中心正是擔負起了這樣的重任。
蔡副局長介紹,該保稅物流中心將依託南寧高新技術開發區、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東盟經濟園區等南寧市及區內外大型産業基地保稅物流服務的需求,為實現與北部灣海港、空港以及未來建設的沿江平臺的“區港聯動”功能,實施“口岸分撥、多點申報、一次放行”的“大物流、大通關”現代物流模式,把物流基地發展成為採購中心、加工中心、配送中心、運輸中心和資訊交流中心。
現狀分析:本土物流業亟待扭轉局面
自貿區建成後,中國與東盟間的國際貿易往來將越來越緊密,這當中需要一套較為完善的現代物流模式予以支援。那麼,在政府強力打造良好的物流體系以及配套設施的同時,本土物流行業能否跟上大形勢,充分利用這些現有的軟硬體環境促成産業化發展?對此,“先發展起來”的物流企業的領導者對此則顯得有些擔憂。
廣西道路運輸協會物流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俞上林接受了記者採訪。作為廣西萬通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的領頭人,俞上林對廣西物流業的現狀頗為了解。
他認為,目前廣西物流行業的整體局面仍處在封閉、保守、單一的初級階段。物流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行業的協同與合作,但目前大多數的企業經營者寧可“留一手”,也不樂意與同行互通資訊、交流經驗,致使資訊協同程度低,行業 協同有限,這也是阻礙本土物流企業成長的一大弊端。此外,據他所知,具備較強實力的物流企業佔少數,目前年産值能達到500萬元的企業還不到100家,而其中具備國際運輸資質更是只有10多家,這樣的物流隊伍較難適應今後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
針對廣西物流業的現狀,廣西物通天下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國超也認為服務模式過於傳統、原始,而服務內容也過於單一、散亂,主要體現在多數企業都還停留在做倉儲或貨物運輸等物流服務的某個環節的初級層面上,與第三方物流差距較遠。他舉了個簡單的例子,現如今從專業學院畢業的學生在物流行業的工作崗位上,時常會感覺現實與課堂所學差距甚遠,其原因就是他們在學校學習的主要是西方物流知識,但與目前仍落後的廣西物流業相比就是兩碼事了。
謀劃突圍:向供應鏈物流服務轉變
“自貿區建成後,廣西與東盟國家的貿易量增加幅度將有可能超過20%。市場‘蛋糕’明顯增大,物流企業自然能從中獲得更多的商機,但這並不代表你就穩操勝券——適應國際客戶的要求才是關鍵。”俞上林表示。
憑藉多年在物流領域的實戰經驗,俞上林認為企業經營者不僅要轉變觀念也要轉變做法。
首先,企業要改變原有的封閉、保守觀念,在與競爭對手較量時取長補短,這樣才不會故步自封。而事實上競爭與合作這兩者的關係是相對的,保持競爭與合作的關係才能相互促進。
其次,企業在實際運作上應該更注重服務效率、服務品質、服務成本和服務安全性的提升以及風險防範能力的加強和安全保障機制的完善。
俞上林還認為,廣西物流業要更好地順應國際貿易的發展,就應該朝向供應鏈物流服務方向轉變,即“一條龍服務”。他介紹,供應鏈物流服務包括物流金融和採購執行,前者是指企業能一改過去慣用不動財作為抵押貸款的做法,轉變為以流動的物品(倉單)作為抵押對象,從而保障資金週轉的靈活性與機動性;後者指在物流服務中為委託方找到所要採購的商品或供應方,從而徹底改變一直以來過於傳統、原始的物流業態,向第三方物流轉變。
潘國超對於物流業今後的發展也有其看法:“自貿區建成後,廣西企業在自貿區內與國外企業的溝通與合作等互動會更方便、快捷,這也有利於廣西企業找到貨源、客商和合作夥伴。但要想從中獲利,我們企業自身就必須得做好‘知己知彼’的工作,首先要了解東盟國家有實力的企業的需求是怎樣的,然後再根據對方的具體需求,組織企業內部的合作框架,與國外的合作夥伴進行有效的對接,這樣才能實現有品質的合作,否則將直接影響到服務品質。”潘國超説:“現在我經常接到東盟客商打來的諮詢電話,今年公司與東盟客商合作的貿易額每月都在遞增。可以預見,在自貿區建成後,我公司與東盟客商的合作將更加頻繁。為此,我覺得打造一支精通東盟國家的語言、外匯、法律、文化等各方面技能的團隊最為重要。有了適應能力強的團隊,才能與東盟合作夥伴實現有效的對接與合作,達到共贏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