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非遺
重器
民俗
味道
大美
回顧
特別策劃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這片960萬平方公里的中華大地上,有高山,有峽谷,有平原盆地也有沙漠和叢林,地域的不同與歷史的變遷,造就了56個民族不一樣的風土人情,春節的慶祝方式也是各具特色。
在中國,農曆年的第一天,稱為春節,被視為新一年的開始,是全年之中最重要最盛大的節日。在這之前一週(農曆臘月二十三),人們就已經忙碌起來,早年間的尋常百姓家,有件頭等要事,便是貼門神,意為辟邪祈福。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中國人自古以來奉行的是:“百善孝為先”,從歷史文化傳承來説,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中國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被稱為七夕節,又名乞巧節,起源於中國漢朝,是一個極富中華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唯一一個以女性為主角的傳統節日。
當春天的氣息一掃而空,在盛夏的開端,中國人迎來了一個延續兩千多年傳承下來的傳統節日:“端午”。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也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它流傳下來的故事,是中國人的寶貴財富。
清明的字面意思是“清爽明亮”,當清明到來,天氣轉暖,雨水漸多,一掃冬日寒冷枯黃的景象,呈現出“清爽明亮”的大好春光。在這樣的時節追思先祖,體現的是中國人內心對於“傳承”的重視。而中國文化也正因為綿延千年的傳承,至今仍然保有鮮活的生命力。
中國有這樣一個節日,在這天,人們會走上街頭,觀賞花燈,還會放起煙火舞龍舞獅,當然還少不了一家人同吃元宵,這就是元宵節。在古代,元宵節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社會的“狂歡節”。
近期,被稱為“北京衚同版《教父》”的電影《老炮兒》在中國上映,再度喚起了人們對老北京衚同文化的關注。衚同,可謂是北京令人難忘的一個城市符號。讓我們去一探衚同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