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非遺
重器
民俗
味道
大美
回顧
特別策劃
對於中國人來説,一年之中最熱鬧的時節,非春節莫屬。而這片熱鬧之中最熱鬧的所在,當屬廟會。廟會是中國民間最常見的民俗文化活動,各地的廟會活動隨處可見,尤以春節期間最為密集、最為熱鬧。
在中國傳統的農曆之中,十二月初八日被稱為臘八節,在這一天,喝上一碗溫熱的臘八粥,感受到的不僅是一身的暖意,更是春節將至的濃濃節日氛圍。
進入十二月下旬,冬至在寒風中呼嘯而至。來自家鄉熱氣騰騰的美食和節慶習俗,給冬至的到來增加了儀式感。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逐漸進入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説的“數九寒天”。
筷子,古稱“箸”,通常由竹、木、骨、瓷、金屬等材料製作。筷子作為中華民族的獨特食具,其使用可以追溯至三千多年前。它是華夏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東方文明的象徵。
深秋的寒意越來越濃,霜降,是秋的落幕。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成霜。在中國每年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時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
太陽,大概是最能影響人類文明形態的天體之一了,隨著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陽光照射地球的角度在一年內呈現規律性的變化,這讓四時氣候變化分明。每年的西曆九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時,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這一天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秋分。
中國有句俗話“熱在三伏”,“大暑”一般處在“三伏”裏的中伏階段。每年7月22日—24日的其中一天,當太陽位於黃經120°,中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一年中最熱的階段,也就是“大暑”。從現在十分流行的中醫養生來看,大暑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是傣族的“新年”。由於傣族有著自己的紀年法,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多在西曆4月中旬左右舉行。2006年5月20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申報的傣族潑水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每年春節,中國鐵路都成為世界上最為繁忙的交通網路。在短短的40天時間內,12.7萬公里縱橫密布的鐵道線要發送3.5億多人次的旅客。一趟趟飛馳的列車,將每個離家在外的中國人送往960萬平方公里陸地國土的每一個角落。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這片960萬平方公里的中華大地上,有高山,有峽谷,有平原盆地也有沙漠和叢林,地域的不同與歷史的變遷,造就了56個民族不一樣的風土人情,春節的慶祝方式也是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