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中國網首頁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Esperanto 한국어 BIG5

端午節:綿延千年的詩意與情懷

發佈時間:2017-05-27

當春天的氣息一掃而空,在盛夏的開端,中國人迎來了一個延續兩千多年傳承下來的傳統節日:“端午”。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也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它流傳下來的故事,是中國人的寶貴財富。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關於端午節有許多民間傳説,其中流傳最廣的,當屬著名詩人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臣,他倡導富國強兵,卻遭小人陷害,被趕出都城。流放期間,寫下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等詩篇。後來,楚國被秦國所滅,他悲憤之下投江以身殉國。楚國的老百姓非常悲痛,紛紛划船相救,這就逐漸發展成龍舟競賽。百姓又怕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後來演變成了吃粽子的習慣。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動人詩篇深入人心,端午節劃龍舟吃粽子的習俗也代代相傳。每年端午,中國各地都會舉辦各式各樣的賽龍舟活動,吸引大批選手參賽。每當開賽號令一響,龍舟上幾十人集體划槳,伴隨著振奮人心的鼓聲、圍觀市民的吶喊助威聲,向著終點的桿子飛馳,場面十分壯觀,把節日氣氛推向了高潮。此外,龍舟比賽的競技精神也吸引了各國的體育愛好者,流傳到德國、美國等國家,形成了固定的比賽項目。

除了龍舟比賽,吃粽子也是端午節的固定“節目”。粽子跟餃子、湯圓一樣,都是中國人極為重視的傳統食物。它由粽葉包裹著糯米蒸煮而成,種類非常豐富。從包裹的餡料看,體現出中國南北方飲食習慣的差異。北方喜歡包紅棗、豆沙,南方則喜歡鮮肉、火腿、蛋黃等。如今,每逢端午節,仍有許多中國老百姓選擇自己包粽子。粽葉的清香和糯米的甜香,品味出來的是家的味道。

一個粽子,勾起舌尖上美好的記憶;一葉龍舟,蘊含著拼搏向上的精神;屈原的故事,背後是深厚的家國情懷。端午節,不僅融入了中國人的生活,更承載了中國幾千年的豐富歷史和民族精神。

 


   

9001354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分享

編導:劉穎穎 林凡凡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