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秋高氣爽豐收時
太陽,大概是最能影響人類文明形態的天體之一了,隨著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陽光照射地球的角度在一年內呈現規律性的變化,這讓四時氣候變化分明。每年的西曆九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時,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這一天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秋分。
秋分,意為“秋之分野”。在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中,從“立秋”到“霜降”九十天是傳統意義上的秋天,而秋分正處在這九十天的中間,是一年中“秋意”最濃的時節。秋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下降,雨季結束,涼風習習天空常是萬里無雲,白天是日麗風清,夜間則是星月交輝,天空顯得異常高遠,空氣亦比較清新宜人,給人以秋高氣爽的感覺。
中國的傳統曆法稱為農曆,這自然與農業生産有著密切的關聯,傳統意義上,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終點,更是春耕夏種的起點。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白晝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天氣也逐漸轉涼,寒冬慢慢降臨。正如中國華北地區的一句農諺所言及的:“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作為指導農業生産的重要節氣,在重視農耕的古代中國,秋分自然被視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相應的秋分也被賦予了非常多的文化內涵。
秋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秋分還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後來這一習慣被挪到了時節相近、月亮更圓的中秋節。
每年秋分時節,北半球可以短暫地觀測到南半球的老人星,它也被神格化為福祿壽三星之一的南極仙翁,歷代皇帝會在秋分這 天早晨,率領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迎接南極星,以祈求福壽安康。
太陽對四時變化的影響塑造了農耕文明,而農耕文明又成為現代文明的基石,塑造了從人類遠古到今天的文明形態。時至今日,工業文明為人類帶來了空前的繁榮,農業技術也與過去近千年相比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節氣的變化仍然是指導農業生産的重要依據。
從2018年起,中國將每年的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對於有著數千年農業文明的古老中國而言,這個節日的設立極具一種儀式感,體現了中國人順應自然規律相時而動的觀念,更飽含了對數千年農耕文明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