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5元的獨生子女保健費,曾經成為整整一代人的家庭記憶。但是,從1982年起對獨生子女家庭實行的這一獎勵政策,32年來很多省份幾乎沒有什麼變化。(8月13日《南方都市報》)
一項並未消除的公共政策,卻只成為一代人的“獨家記憶”,當然,對於一項長年幾乎沒有變化、福利的邊際效應已趨“聊勝於無”的政策,遭遇主動或被動的遺棄,也是不難理解的。如今,關於它的“取消”或是“存留”,或許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但是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尷尬值得審視。
既然是意在提高保健水準,自然是應該隨著物價水準、收入水準的水漲船高而修正,否則,就偏離了原先設定的政策初衷。這種現象據説被界定為“政策休眠”,這種來自學術的概念界定,本身也説明瞭此種政策休眠式惰性的典型性存在。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除了30多年少有變化的獨生子女費之外,比如實施已多年來,票價也漲了N倍,但保額卻從來未有提升的鐵路意外傷害強制險種、比如已有12年未變的空難理賠標準、再比如曾多年不變的國家貧困線標準。梳理其中,便不難發現,這種政策休眠式的惰性,大多發生於關乎社會民眾福利範疇。從根本上説,這種政策性休眠,既是對公眾應得福利的一種變相剝奪,也是對政策善意的消解。
此事的尷尬之處,還不盡在此。獎勵政策在32年內雖然沒什麼變化,但是確實是沒有中斷過,那麼有必要追問的是,當此項福利逐漸被公民個體所忽略,那麼這些持續支出的公共支出又去了哪呢?這畢竟是一項全國性的公共支出,恐怕也是一筆不少的錢。如今,關於政策的去留可以廣泛討論,而關於這筆支出的去向,也有必要有個權威説明。
當然,從根本上來説,審視整個事情,更大的希冀,還是在於公共福利能更真切。讓全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已經成為國家層面的共識,這就要求,在具體的公共政策的設計層面,應該基於公民權利的改善,因時因地進行政策調整,規避“聊勝於無”的尷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