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裏到外“made in China”,能為網友們爭一口氣的國産中性筆造出來了!
近日,記者注意到,一款名為“中國芯”的定制中性筆在淘工廠國貨甄選店上線了。商品介紹圖上,醒目印著“筆頭筆芯外殼全部國産”、“不依賴進口”、“太原鋼鐵集團生産筆頭”等字樣。而且,6支裝一盒,每支售價不足2元。
![](http://image.tech.china.cn//upload/images/2024/1106/102739/206_406452_f6c6716e5b32122c39cd3bd87c55a069.png)
圖説:聯合定制的國産中性筆上線,筆廠為消費者發佈了一條告知信。
從産品頁面圖的《告知書》上記者了解,這是一支帶著特殊使命的筆。
起因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外都有不少人將中國製造打上了“粗糙”、“低端”的標簽。甚至還有外媒挑釁:中國就連國産的中性筆都製造不出來。直到現在,依然有很多行銷號在傳播相關言論。
事實上,在中國推行“品質強國”政策以前,確實存在“研發比進口還貴”的局面,難的地方不是中國沒有原材料,而是筆頭關鍵部位的尺寸精度要求在兩個微米,表面粗糙度要求0.4微米,在筆頭最頂端的地方,厚度僅有0.3到0.4毫米。進行如此高精度的加工,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時還不能開裂,對不銹鋼原材料提出了極高的性能要求。
正因為如此,長期以來,我國制筆用不銹鋼材料一直依賴進口。但實際上,太原鋼鐵(集團)早已突破了這一技術難題。
![](http://image.tech.china.cn//upload/images/2024/1106/102739/206_406452_20fce876014df988ca6ee9585e9c1f26.png)
圖説:2017 年太原鋼鐵(集團)公司展覽館內陳列的“筆尖鋼”鋼絲成品。【來源:新華社】
據新華社報道,太原鋼鐵(集團)于 2017 年1月10日正式對外宣佈,歷時5年攻關,由其研發生産的圓珠筆筆頭用不銹鋼新型材料成功應用於國內制筆廠家。而且,僅僅“開了最小的一條生産線,就煉造出足夠世界用10年的圓珠筆墨水珠”,直接將世界上筆尖鋼的價格打下來了五六成。
受益於此,在中國制筆協會成立 40 週年慶典暨制筆行業發展大會上,太原鋼鐵(集團)被授予“中國制筆行業民族品牌”的證書。據《太原日報》報道,2022 年,太鋼在“筆尖鋼”的市場佔有率45%,躍居市場第一,“為制筆行業國産化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國家節省了大量外匯資金。”
只不過,因為太鋼筆尖鋼推出以後,國外相關材料的價格也隨之下降,但因為使用慣性和換材料成本等一些問題,很多上下游的制筆商選擇了沿用以前的進口材料,這些情況,行業外的很多消費者並不了解。
因為聽説淘工廠正在聯合産業工廠重點上線系列嚴選國貨,且能在短時間內讓貨品熱銷,被消費者選擇和喜歡。在中性筆行業從業快 20 年的老制筆人、86 年出生的連生決定和淘工廠一起聯合定制一款原材料完完全全屬於中國製造的中性筆,獨家在淘工廠首發。
據了解,連生從 2006 年進入圓珠筆行業,先後經歷了外貿,外貿轉開工廠做內貿,然後轉做電商的不同階段。自從 2019 年加入淘工廠後,“零售現在全部在淘工廠做了”。
圖説:淘工廠聯合定制款“中國芯”的筆尖鋼來自於太鋼--採購合同。
前不久,連生從上游材料商拿到了太鋼産的筆尖鋼生産出來的筆托,然後和筆桿組裝,做了新的視覺設計、包裝等,以“合慕”這個産業帶廠牌名聯合淘工廠推出了這批“中國芯”中性筆,在淘工廠雙 11 大促期間做了全網首發,首批上線 5 萬支。
據了解,一支中性筆筆頭的成本大約佔 30%。如今筆頭國産後,大大降低了中性筆的生産成本,而且,最關鍵的是,在測試小樣階段,連生他們發現“書寫手感完全不輸進口”。
淘工廠數據顯示,雙 11 期間,這款産品已經成為熱銷款,單日能熱銷2000 支。在端內,淘工廠也給“中國芯”推到了廠牌專區的首頁。
圖説:淘工廠上線”中國芯“聯合定制款國産筆。
記者注意到,拿到第一批貨的消費者已經有了使用體驗:“不斷墨,寫著很絲滑”,好評不斷。也有網友高階點讚了這支筆,“中國‘芯’,中國紅,就是真正的中國製造”,“把高科技用到民生所需中,這才是真正的中國製造實力。”
“工廠能把國家技術承接住,然後為消費者造出真正的性價比國貨,這也是我們淘工廠帶動産業升級的初心”。淘工廠産業帶負責人張鵬説,“合慕”作為淘工廠深度合作多年的老牌廠家,在供給的價值選擇上跟淘工廠一致,所以才有了在這麼短時間內響應,製造出這樣一款高性價比的國産原創好貨。更關鍵的是,淘工廠能夠為工廠做這種技術承接和落地兜底,能讓工廠技能試新量産,並且能把供給和需求連接好,讓中國製造能良性運轉起來。
資料顯示,淘工廠是一家産業電商平臺,目前已經連接了全國數十萬産業帶工廠。依託于半託管模式,淘工廠幫助源頭這些産業帶工廠通過提升産品品質,推出嚴選國貨等提升産業帶轉型升級。(完)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