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下旬的一天,北京市朝陽公安分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未成年人辦案專區,一把長椅上,17歲的小袁(化名)失魂落魄。
當天中午,民警在朝陽區望京華彩商業中心某家理髮店內抓獲一批使用偽造健康證的違法人員,其中就有小袁。他找工作時辦了假的健康證,卻沒意識到這是違法的。
被抓獲時,他看起來“蔫蔫的,話都不敢説”。辦案民警拍了拍他説:“你這輩子還長著吶!以後要好好學習法律知識!”
如今,記者面前的小袁,已是理髮店的優秀員工,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守法青年。民警在他即將成年之際,“把他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正了”。
一次辦假證,他經歷了公安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辦理、民警和社工幫扶等一連串故事,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走出了人生谷底。
未成年人誤入歧途、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背後的原因往往是複雜的。2015年起,北京市公安局依託執法辦案管理中心,開始探索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工作機制,8年時間,始終著力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協同各方力量共同推動未成年人保護深化發展,有速度、有溫度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格局從建立走向逐步完善。
將心比心地“幫”
在北京市海淀公安分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因盜竊摩托車被捕的小釗(化名)一直有對抗情緒,不吃不喝。
他是未成年人,海淀分局啟動了未成年人“一站式”工作機制,把他帶至執法辦案管理中心。這裡設有辦理專區和專業的辦案隊伍。
海淀分局法制支隊中隊長李洋給小釗買了一份快餐,才開始了審訊。
“我也喜歡摩托車!”李洋從摩托車開始聊,將心比心地與小釗交流,一聊就是一下午、一晚上。小釗的心扉一點點打開,最終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也表示“永遠不會再偷了”。
辦理未成年人案件,民警用心、用情、用方法幫助並陪伴著一個個“問題少年”重塑人生。他們説:“很多孩子真正認識到了錯誤,還再次融入社會,開始了新生活。這是我們作為民警最大的獲得感。”
這支專業隊伍擁有2700余名民警,他們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精通涉未成年人案件,由市局統一培訓、持證上崗。
“市局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始終堅持靠前一步、主動作為,不斷拓展工作外延,縱向各層級、橫向各部門同向發力。”北京市公安局法制總隊副總隊長劉彥介紹,北京市公安局成立了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一辦、五組”,把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要求與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工作機制高度融合,加強規劃設計,細化七方面62項重點任務,實行項目化管理、清單式推進,切實把未成年人保護融入執法全過程、各環節,貫穿到日常警務工作當中,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機制。
因人制宜地“扶”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如果我們沒有走進他們各自真實的內心世界,幫助未成年人的工作就不可能做好。”8年的探索實踐中,北京公安始終秉持著這樣的理念。
2022年4月,房山區發生一起結夥鬥毆案件,其中未成年違法行為人易明(化名)在打架過程中造成他人受傷。可他平時在大家眼中卻是一個“好孩子”。
案發後,房山分局法制支隊中隊長方鈺鑫立即展開背景調查。調查中,他發現易明的心裏一直有一個“疙瘩”——偏執地認為自己因為學習不好被區別對待了,這種“區別對待”來自老師,也來自家長。
這個“疙瘩”,易明周圍的人都不曾感知,但民警“觸摸”到了。為此,民警針對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對易明的父母進行了專門的培訓指導。公安機關還在徵詢父母的意見後,協調教育部門,為易明聯繫了離家近的新學校,讓其能夠繼續接受教育,更好地感受家庭關懷。
“辦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案件,我們非常關注孩子們在生活、學習、感情上的需求,會協同多部門給予未成年人更有針對性的關注和幫助。”北京市公安局法制總隊案審五支隊副支隊長姜大寶表示,因人而異、因人制宜的幫扶,能有效減少涉案未成年人失管失學,有效減少再次違法犯罪的現象。
2015年起,北京市公安局不斷完善機制建設,開展青少年心理與法律熱線等多個項目,與教育、民政等部門進行對接協作,合力保障未成年人權益,盡力讓涉案未成年人“零障礙”重啟人生。
“為了更全面地幫助未成年人,我們注重加強多主體參與,不斷拓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外延。”劉彥介紹,近年來,市局多次組織專家、學者和律師,圍繞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舉辦專題研討、文化沙龍,加強前瞻性研究,共同謀劃改善保護舉措。
春風化雨地“護”
2021年12月,高二學生小涵(化名)因偷盜手機被抓獲。他之前還因無照駕駛致他人死亡,使家庭背負鉅額賠償債務。
小涵的父母是北京市平谷區的桃農,家庭本就拮據,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讓他深感愧疚。長期壓抑之下,他一時衝動做出了違法行為。
“他本是個善良的孩子。”朝陽分局奧運村派出所民警周岳這樣評價,“只是不愛跟人説話。”
針對小涵未成年人的身份及案件的性質,朝陽分局委託北京市朝陽區青少年社會工作協會對小涵開展了長期的幫教工作,並制定了有針對性的幫教措施。
早在2019年,北京市公安局就出臺了《關於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未成年人案件社工服務工作規範》,這是全國第一部公安機關未成年人案件司法社工服務行業標準。它按照全部未成年人案件原則上一律在執法辦案管理中心辦理的要求,將專業司法社工服務全面引入中心,統一了服務的項目內容和流程標準,切實將專業化辦案與社會化保護有機銜接,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小涵正獲益於此。
“謝謝你們!我要靠自己的努力讓爸媽過得更好!”小涵對幫助過他的民警和社工表示感謝。
“每一個孩子的轉變都讓我們更加堅定,辦好每一個涉未成年人案件都意義非凡。”周岳説。
這樣的轉變,在小袁身上也看得到。
曾經那個“蔫蔫”的少年,那個試圖“走捷徑”的少年,如今踏實地工作著,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成為冬奧會志願者。
他告訴記者,在那8個月的幫教過程中,他從民警身上看到了有價值的人生應該是什麼樣,他現在正朝著那個方向努力著。
(責任編輯:柯曉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