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起病隱匿,早期症狀不明顯,加上公眾對其認知不足、早篩率不高,多數患者初診時已處於中晚期。

二三十年前,由於治療手段有限,原發性肝癌高居惡性腫瘤致死率前列,一度有“癌王”之稱。如今,隨著治療理念的進步和治療手段的增加,肝癌療效已有所改善。

如何把握好“生機”,提高肝癌患者的生活品質、延長生存期?本期,我們請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下稱“廣醫一院”)肝膽外科主任汪國營教授為大家詳解——

案例

B型肝炎轉肝癌有人手術能根治有人需移植

59歲的邢先生(化名)在今年的體檢中發現肝臟裏有個腫物。曾查出過B型肝炎的他警覺性比較高,趕緊來到廣醫一院肝膽外科進一步詳細檢查,結果發現甲胎蛋白超標20多倍。隨後,通過腹部彩超、MRI等檢查,醫生發現他的腫瘤直徑約4.7釐米,初步診斷為早期肝癌,於是儘快安排他做了腹腔鏡肝癌根治切除手術。

“幸好堅持體檢,不然可能就沒命了!”術後出院時,邢先生十分感慨。

而同樣年過五旬、二十多年前就檢查出B型肝炎“小三陽”的李先生(化名)就沒這麼幸運了。因長期無明顯不適,他一直未接受規範治療。直到3年前明顯感覺食欲減退、疲倦乏力,還伴有腹痛腹瀉等症狀,他才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已進展成嚴重肝硬化。雖然進行了規範治療,但未能遏制住病情的進展。今年年初,他被確診為早期肝癌,由於肝硬化嚴重,不適合做肝切除手術,只能接受射頻消融治療,但效果並不理想。半年後檢查發現,他的肝功能已經失代償,腫瘤仍在進展,好在沒發生遠處轉移。

“這種情況下,肝移植是挽救他生命的最佳治療手段。”廣醫一院肝膽外科主任汪國營坦言。幸運的是,他等來了合適的肝臟供體。手術當天,在麻醉科、手術室的全力配合下,汪國營教授帶領團隊“奮戰”7個小時,順利為他完成了肝移植。手術20天后,李先生康復出院,如今定期回醫院復診,目前生活品質有了很大改善。

解讀

起病隱匿多數發現已到中晚期

“肝臟素有‘沉默器官’之稱,肝損傷往往是悄悄進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汪國營分析説,因為肝臟特別能“忍”,不怎麼怕“痛”,起病隱匿,代償性又強,1/4的健康肝臟就能維持人體的正常運作。正因為在病變早期,“帶病”的肝臟也能堅持做好“工作”,難以察覺,目前臨床上多數肝癌患者初診時就已發展到中晚期。

“大部分肝癌是在B型肝炎基礎上發生的,B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是常見的發病模式。”汪國營解釋説,當肝臟已經不能維持正常運作、甚至因腫瘤生長太快刺激到肝臟包膜,患者就會出現食欲不振、疲勞乏力、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肝區疼痛等。這種種症狀,正是肝臟這個“沉默器官”到了“忍無可忍”發出的強烈“抗議”。像李先生這樣,患B型肝炎二十多年未接受規範治療的例子並不少見。臨床上,很多患者是拖到不行了才上醫院詳細檢查,往往已是嚴重肝硬化甚至是肝癌中晚期。李先生雖然是肝癌早期,但由於肝硬化嚴重,影像學檢查發現,他的肝臟表面密布大大小小的結節,是典型的“鳳梨肝”,不適合做肝切除手術。這種情況下想覓得“生機”,只能通過肝移植“放手一搏”。

治療

對付昔日“癌王”辦法越來越多

二三十年前,由於治療手段有限,原發性肝癌高居惡性腫瘤致死率前列,一度有“癌王”之稱。如今,隨著綜合治療理念的進步和治療手段的增加,肝癌的治療效果已較之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三大根治性治療手段

“臨床上,一旦確診為肝癌,醫生會根據分期和病人的個體情況,包括肝癌的大小、部位、肝功能等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據汪國營介紹,目前,根治性的治療手段有肝切除術、消融治療、肝臟移植。

消融治療:創傷小、病人恢復快,適用於治療病灶小于3釐米且位置較深、與肝內血管關係不密切的肝癌。

肝切除術:這是最常用的根治性治療肝癌的方法,一般優先考慮創口小、疼痛輕、恢復快、並發癥少的腹腔鏡下微創術式。但有些病灶位置刁鑽,很考驗手術團隊的“功力”。像邢先生的腫瘤位置就比較特殊,剛好長在肝臟“背面”,手術視野受到較大的限制。這種情況下通常會採取開腹手術,將肝臟切開後進行翻轉,獲得清晰的視野後再對腫物進行處理。但開腹操作的創傷大、恢復過程慢。汪國營組織團隊進行多學科會診,為他制定了一套精細的手術方案,先利用腹腔鏡技術,如果不行還有開腹手術以備萬一。手術過程中,借助腹腔鏡技術,汪國營從肝腎間隙深入進去抵達肝臟背面,再借助B超明確腫物邊界、做好標記,最後將腫瘤完整切除。術後,邢先生恢復良好,很快康復出院。

肝臟移植:我國肝移植技術日趨成熟,但肝移植並非所有患者都適用。肝臟移植適用於肝硬化程度嚴重的肝癌患者,尤其是肝硬化基礎上的小肝癌患者,單發腫瘤直徑小于5釐米或是多發腫瘤數目小于3個、最大直徑小于3釐米的原發肝癌且尚未出現肝外轉移,肝功能失代償、不適合手術切除及局部消融的早期肝癌患者比較適宜接受肝移植術。李先生就是典型例子。肝移植的療效與良性終末期肝病肝移植相當。

轉化治療成研究熱點

汪國營介紹,除了肝切除術、消融治療、肝臟移植等根治性的治療手段,還可考慮介入治療、放射治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介入治療主要適用於不能手術或移植的早中期肝癌,對於肝功能良好的晚期肝癌也可考慮採用介入聯合靶向藥物治療。

“有些中晚期的肝癌患者一開始無法手術,嘗試先通過介入和靶向藥物等多種手段治療後,又獲得根治性切除的機會,我們稱為肝癌的轉化治療。”汪國營透露,這已成為目前全球肝癌領域的研究熱點。近年來,該團隊也致力於這方面的臨床研究。“對於不能夠轉化成功、腫瘤無法切除又未發生轉移的,還可以肝移植來救命。”

提醒

高危人群應定期篩查半年查1次超聲+甲胎蛋白

雖然肝癌的治療理念不斷更新、手段越來越多,但像所有的癌症一樣,有效預防和早篩、早診、早治才是關鍵。汪國營建議,以下高危人群應定期篩查,最好每半年做一次肝功能檢查,查一查甲胎蛋白+肝臟超聲,如果發現肝臟有異常及早干預:

1.有B型肝炎/丙肝等肝臟感染史;

2.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纖維化/肝硬化者;

3.過度飲酒,長期食用被黃麴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非病毒性肝病患者;

5.有肝癌家族史者。

“總之,肝癌能防能治。”汪國營再三提醒,高危人群莫忽視定期的肝臟體檢,尤其是B型肝炎患者,即使沒有明顯不適也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以免肝臟受損越來越嚴重,惡化成肝硬化乃至肝癌。男性35歲以上、女性45歲以上的高危人群更需多加重視。

專家簡介

汪國營,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膽外科主任,主任醫師,中國器官移植醫師分會青委會副主任委員。

專業方向:擅長肝膽胰脾外科疑難危重疾病的診治、複雜肝膽胰脾外科及肝臟移植手術,在腔鏡微創外科技術、肝癌的規範化診治、門脈高壓症的外科治療、肝臟移植等方面有豐富經驗。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膽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汪國營教授

(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茹志娜、韓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