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天津市堅持把推動“雙減”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努力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確保“雙減”政策落實落地。近日,市體育局、市教委、市衛健委、市人力社保局聯合製定並印發《天津市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實施方案》,通過實施多項措施,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錘鍊意志、健全人格。

據介紹,根據該實施方案,市教育、體育部門形成合力共同促進青少年提高身體素質和養成健康生活方式。開齊開足體育課程,合理安排校外體育活動時間,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加強健康知識教育,對青少年身體健康進行早期抽查和矯正。對青少年肥胖、近視等問題進行早期抽樣監測,制定科學的矯正方法。培養體育鍛鍊習慣,開展豐富多彩的青少年課餘訓練。培養青少年掌握1至2項受益終身的運動技能。每所學校建立1個以上特色運動項目,形成人人有項目、校校有特色。支援大中小學建立學校運動隊,鼓勵中小學建立足球、籃球、排球、田徑、游泳、體操、冰雪等項目學校運動隊。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因地制宜開展傳統體育教學、訓練、競賽活動,並融入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競賽機制。“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準考試範圍和中考計分科目。在2022年起中考體育科目總分值40分的基礎上,依據本市學校體育工作情況、探索研究逐步提高分值。”市教委工作人員介紹,普通高中學業水準考試中,體育與健康科目成績合格作為普通高中學生畢業的主要依據。

同時,本市通過發揮競賽杠桿作用,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市教育、體育部門共同管理和指導青少年體育活動,聯合製定青少年體育競賽年度計劃,共同舉辦青少年體育賽事。“本市各區每年至少舉辦1次學生(青少年)運動會,學校每年至少舉辦1次運動會。各區組織經常性的區級單項校際比賽,每半年1次以上,學校利用課餘時間組織校內單項體育比賽,校內比賽每月1次以上。學校每年組織2次以上選拔性體育競賽活動。”市教委工作人員説。市教委、市體育局每年將舉辦市級大中小學校籃球、足球、排球、田徑等項目學生聯賽。建立校內競賽、校際聯賽、選拔性競賽為一體的大中小學競賽體系。

根據該實施方案,本市建設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和高水準運動隊體系。完善高校高水準運動員文化教育政策。通過學分制、延長學制、個性化授課、補課等方式,在不降低學業標準要求、確保教育教學品質的前提下,為優秀運動員完成學業創造條件。

此外,本市還將建立高品質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發展體系。建立本市銜接有序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訓練、競賽和培訓管理體系。建立“學校+俱樂部”的學校體育模式,利用學校體育場地與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開展合作,俱樂部為缺少體育師資的中小學校提供體育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