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炎炎夏日,一陣陣雨水為人們帶來清涼與寧靜之時,亦有電閃雷鳴打破這一祥和與安逸之刻,不可小覷的雨中“電魔”曾奪取無數寶貴的生命,雨中防“電”已成為亟待關注的衛生健康話題。當電流通過水或其他介質進入人體,可引起全身或局部的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甚至發生心搏驟停和呼吸驟停。

在中華精準健康傳播培訓導師班納入全國繼續教育項目的背景下,由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健康文化委員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蘇學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災難預防分會、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心肺復蘇專業委員會等組成的《中華精準健康傳播專家共識》公民衛生健康指南編委會,特頒布《中華精準健康傳播專家共識》之公民防控雨電衛生健康指南。依據雨電的基本特性及規律,中國公眾衛生健康指南編委會特總結防雨電衛生健康指南如下:

一、雷雨天氣要“六避”

1.避免雷電入“戶”(勿敞開門窗);


2.避免雷電入“器”(勿開啟電器);

3.避免雷電入“樹”(勿在樹、桿等下躲雨);

4.避免雷電入“頂”(勿在山頂、樓頂等高處逗留);

5.避免雷電入“墻”(勿觸摸墻上避雷針等金屬)。

“雷電”傷害主要是指因閃電和雷鳴而發生的電擊傷。閃電的電壓很高,為1億至10億伏特。一個中等強度雷暴的功率可達1000萬瓦,相當於一座小型核電站的輸出功率。如果雷電觸碰到人身上,輕者可出現頭暈、心悸、面色蒼白、驚慌、四肢軟弱和全身乏力,重者出現抽搐和休克,可伴有心律失常,並迅速轉入“假死狀態”,即心搏和呼吸處於極微弱狀態,外表看來似乎已經處於死亡狀態。遭受雷擊傷者多數立即進入假死,應積極進行心肺復蘇,甚至超長期復蘇。下雨天往往伴隨著雷電的發生,尤其是夏季雷電頻發,應該注意避免引雷電上身。

二、雷雨天用傘有“四忌”

1.忌選擇金屬把的雨傘;


2.忌在電器設施下撐傘;

3.忌高處使用雨傘;

4.忌收納雨傘時緊貼通電設備。

“傘電”傷害主要是指因使用雨傘不當而觸電導致的電擊損傷。通常市面上銷售的雨傘各式各樣,材質、顏色、功能各有不同,而有部分雨傘是金屬把柄,還有的帶有金屬尖部,這些都是促成“傘電”發生的危險隱患。當我們打著雨傘行走在雷雨之中時,雨傘就變成了一根導雷針,一端連著雷電,一端連著我們自己,很容易將雷電引至身上,導致電擊傷害的發生。

三、使用手機“四不要”

1.雷電時不要接打電話;


2.濕手時不要按撥電話;

3.充電時不要進行通話;

4.加油站不要使用電話。

手機等電子設備,精密儀器集中、無線信號強、電源儲備大,雨天使用一方面更容易引來雷電,另一方面如果沾了雨水又充電的話很容易發生事故。有的人為了方便,邊充電邊使用,這樣更是容易發生爆炸事故。這類電擊傷,機體可産生不同程度的損傷,其嚴重程度與電流“入口”和“出口”的狀況不成比例。

四、繪製圍堵漏電風險“五地圖”

1.標出周圍高壓電設施圖;

2.標出易積水地段圖;

3.標出電線路樞紐圖;

4.標出防電工具圖;

5.標出雷雨災害天氣預報圖。

漏電就是指電線、配電箱等電力設施失去了防護,電氣設施裸露放電,接觸人體時引起的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網路上經常會報道一些觸電身亡的新聞,因此雷雨天氣防漏電很重要。首先不要在大型的變壓器、電線桿、廣告牌下避雨,夏季的雨往往伴隨大風,這些設施容易坍塌而造成人體觸電;其次儘量遠離帶電的設備或者設施,如果遇到要儘快離開。

五、科學救電“四斷法”

1.判斷觸電環境;


2.切斷觸電來源;

3.絕斷觸電途徑;

4.果斷觸電救治。

我國是世界上氣象災害發生最為頻繁、種類最多、損失最為嚴重的國家,各類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越來越頻繁,並呈現出突發性強、局地強度大、多災並救電就是針對人體接觸電源或高壓電經過空氣或其他導電介質傳遞電流通過人體引起的心臟呼吸驟停嚴重並發癥,而採取心肺復蘇系統方法進行科學有效救治。如果遇到有因電而倒地的傷者,首先要沉著冷靜,判斷周圍情況防止自己受傷,不可盲目上前;其次用竹竿、塑膠製品等絕緣體迅速切斷電源,使傷者脫離危險區域並撥打120尋求幫助;最後如果傷者發生心臟呼吸驟停時,應該及時給予胸外按壓、腹部提壓等心肺復蘇術。其中腹部提壓心肺復蘇方法可排出氣道異物,利於呼吸與迴圈同步進行,且對於有胸部外傷的心臟停搏患者“胸路不通時”,這種“走腹路”的心肺復蘇方法尤為適用。

我國是世界上氣象災害發生最為頻繁、種類最多、損失最為嚴重的國家,各類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越來越頻繁,並呈現出突發性強、局地強度大、多災併發、次生災害疊加的特點。據統計,氣象災害給我國帶來的經濟損失佔各種自然災害損失的70%及以上,在極端的雷雨天氣中,掌握防雨電掌握“六避”、“五圖”、“四斷”、“三忌”則,是減少氣象災害,保護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的重要一環!

參考文獻:《中華精準健康傳播專家共識》之公民防控雨電衛生健康指南


王立祥: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原急診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南京醫科大學心肺復蘇研究院院長、中華健康文化研究院院長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人民好醫生、國之名醫榮譽稱號獲得者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全軍“十二五”心肺復蘇重點項目首席專家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前任主任委員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蘇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健康文化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心肺復蘇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心肺復蘇專家共識》系列指南領銜頒布者

《中華精準健康傳播專家共識》系列指南領銜頒布者

《腹部心肺復蘇學》專著作者、《中國心肺復蘇培訓教程》主編 

《醫學參考報心肺復蘇學專刊/全科醫學與精準健康傳播專刊》主編

腹部提壓心肺復蘇技術榮獲2020年“科創中國"榜單先導技術

《活出健康-免疫力就是好醫生》獲2020年度“中國好書”

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終身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