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春光正宜人,但天氣好並不意味著不生病,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專家、主任醫師黃漢超指出,春天以及即將到來的夏天,容易發生夾雜著胃腸炎/胃腸症狀的時令感冒,推薦使用三味常見的中藥材進行調理。

門急診裏胃腸型感冒患者多

黃漢超指出,近段時間,門急診裏時令型病人很多,尤其是胃腸炎或胃腸型感冒患者,主要症狀為胃腸炎、胃脘痛,或者頭痛、惡寒、納差噁心、骨關節酸痛等風寒夾濕型感冒表現。

中醫認為,春天裏,風邪都是最重要的時令病邪,尤其是不及時添衣或者減衣過快、光腳走路等,很容易令人感染風邪。而“風為百病之長”,風邪侵入人體後,容易導致頭痛、惡寒、噴嚏流涕等感冒症狀,更易擾動體內原有的濕氣、血瘀等病邪。

今年嶺南偏暖春,特別容易令胃腸氣機升降失常,黃漢超説,因此時令感冒尤其容易夾雜胃痛、頭痛、噁心納差等胃腸症狀。

他建議,針對風、濕這兩個致病因素,可使用蠶砂、綿茵陳、雞矢藤這三味常見中藥材進行春夏胃腸防病保養。

第一味:蠶砂

蠶砂又稱蠶矢,是家蠶的乾燥糞便。味甘性溫,有祛風燥濕、和胃化濁的功效,特別對風濕困脾導致的胃脘痛、吐瀉症狀有很好的防治功效,而且還有助預防時令蕁麻疹,用蠶砂做枕頭填充物,更有明目的功效。針對容易胃腸食滯、飲酒傷身等情況,建議用蠶砂、生薑泡茶作預防保健。

蠶砂生薑茶:蠶砂3克,連皮生薑3片,加沸水500毫升沖泡,每天一次,有很好的和胃化濕功效,尤其對慢性胃炎、胃動力不足的人士有較好的調理作用。聚餐後可加紫蘇葉3克一起沖泡,對防治食滯胃腸很有功效。

第二味:綿茵陳

茵陳是大眾熟知的化濕類中藥材,中醫認為,綿茵陳味微苦,入肝、脾、膀胱經,有清肝化濕、通利關節的功效,特別有助清解脾胃的濕熱,常有口苦、口氣臭穢的人士不妨使用綿茵陳來調理。

茵陳木棉花茯苓煲鯽魚:

材料:茵陳10克,木棉花20克,白茯苓30克,白茅根15克,鯽魚1條約300克。

做法:鯽魚去鱗及內臟洗凈,用少許鹽腌製片刻後小火煎至兩面金黃色備用。將茵陳、木棉花、茯苓洗凈後加水2000ml,文火熬煮1.5小時後即可飲用。

功效:利濕退黃,茵陳配木棉花有助清解胃腸濕熱,對配伍茅根可以利濕退黃,這個簡單的食療方對預防急性肝炎、胃腸炎等都有較好的輔助治療功效。

第三味:雞矢藤

雞矢藤是植物茜草科植物雞矢藤的全草及根,味甘微苦,性平,是兒科常用的消積化食類中藥材之一,對小兒疳積、食積、濕熱泄瀉、夏季熱都有較好的輔助調理功效,外用能療腳氣和濕疹、治燒燙傷等。

中醫認為,藤莖類藥材有助宣發氣機,雞矢藤還能和胃,所以很符合時令養生原則,特別是和布渣葉、淮山、谷麥芽等藥材搭配,對調理小兒胃腸、預防食滯胃痛很有幫助。

雞矢藤布渣葉無花果淮山煲豬踭:

材料:雞矢藤10克,布渣葉10克,無花果5個,淮山50克,豬踭500克

做法:上述材料洗凈,水2500毫升,煮開後放入上述材料,大火轉小火煮1.5小時後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消積,下氣消食,有助提高人體免疫力,這款湯水味道甘甜可口,對於預防小兒食滯感冒並提高免疫力都有一定的輔助調理功效。(全媒體記者何雪華通訊員李朝、金小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