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在北京閉幕。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懷進鵬出席閉幕式並以“構建開放、信任、團結的科技共同體”為題作總結講話,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呂昭平主持閉幕式。

懷進鵬強調,中國科協聯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國際科技組織,主動搭建國際科技人文交流渠道,共同構築新平臺與對話空間,宣示科技創新服務人的全面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價值立場,攜手國際同仁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為開放交流、文明互鑒注入正能量。論壇致力於打造開展戰略研判、推動科技發展與治理的創新高地,世界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開展對話交流、凝聚發展共識的開放高地,倡導和推動國際科技共同體信任、合作、發展的價值高地。

懷進鵬指出,科技共同體在關注科學求真的本質的同時,也在思考如何提升科技向善、科學臻美的新境界。我們以論壇匯聚思想,堅持合作共贏,開放而不是封閉、信任而不是猜忌、團結而不是分裂,塑造科技共同體引領科學、引領社會、引領未來的價值觀,讓開放、信任、團結成為科技共同體的價值共識。

懷進鵬提出,面對疫情蔓延,面對世界進入不穩定變革期,面對全球性挑戰與機遇,要著力構建“以理服人”的學術共同體,為科學求真建立燈塔,讓開放、包容成為一種信仰;著力構建 “以德服人”的價值共同體,為科學向善指明航向,讓透明、負責成為一種文明;著力構建“以人為本”的命運共同體,為科學臻美鑄就使命,讓團結、合作成為一種力量。

懷進鵬希望,以開放的確定性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以信任的內聚性應對世界的不穩定性,以團結的包容性應對文明衝突的挑戰性,科技文明必然成為人類幸福旅程的燈塔,照亮至暗時刻。科技共同體要凝聚價值共識,紮緊信任紐帶,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共創人類美好未來。

閉幕式主旨報告圍繞“開放科學與科學共同體責任使命”,邀請挪威經濟學家喬根·蘭德斯,中國科協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然科學助理總幹事貝杜厄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技術促進機制10人組成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國際科學理事會主席達亞·瑞迪作報告。

閉幕式上還發佈了2020年度十大科學問題、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研究報告、阿里巴巴一站式超大規模圖計算系統和京東智慧供應鏈決策引擎等四項成果,並將發佈成果入庫“科創中國”平臺。

本次論壇以“信任、合作、發展”為主題,設置開幕式、閉幕式、主論壇,以及世界數字經濟、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開放科學與開源創新合作、女科學家、技術服務與交易等5個分論壇,圍繞“科技革命與人類文明演進”“區域創新與創新政策環境”“數字經濟與包容性增長”“開放科學與科學共同體責任使命”“科技倫理與科學文化”等議題,百餘位境內外高層次專家進行交流研討,並面向全球網路直播。據不完全統計,主論壇和分論壇線上直播觀看人數近26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