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蘇是人類與心臟驟停這一直接威脅人們生命的臨床綜合徵進行抗爭,並使臨危患者“起死回生”的主角。

1974年,《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蘇與心血管急救指南》(簡稱《指南》)誕生。此後,隨著復蘇科學的進步和更多循證醫學證據的出現,《指南》歷經多次更新、優化並全球性發佈,逐漸成為全球從事心肺復蘇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要參考。

近十幾年來通過對《指南》及其培訓體系的有效引入,我國的心肺復蘇臨床、教學和科研的整體水準得到逐步提升。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蘇學專業委員會從我國國情出發,借鑒了國際上最新的心肺復蘇理念和科學,組織編寫並頒布了《2016中國心肺復蘇專家共識》(簡稱《共識》),為規範和指導我國心肺復蘇的理論探索與臨床實踐,提高心肺復蘇臨床醫療、教學和科研水準提供新參考。

究竟《指南》與《共識》的關係如何?差別在哪?如何在實踐中厘清二者的思維,加以科學應用?筆者從多個維度進行比較分析,以期幫助我們能夠更加辨證、準確和全面地把握二者的“精髓”,相互借鑒,從而指導臨床心肺復蘇實踐。

不同角度的解決方案

一般來説,指南是通過一定的科學評價體系(例如循證醫學證據)進行系統綜述生成的證據,以及對各種備選干預方式利弊評價之後提出的最優指導意見。而共識是建立在專家們臨床經驗總結及智慧結晶基礎上的共同認識。

與指南相比,共識提供的問題解決方案更豐富,雖然不能像指南那樣擁有“足夠”科學的證據和説服力,但更具前瞻性和靈活性。

心臟驟停不同於單一疾病或醫學問題,而是一種綜合、複雜的臨床綜合徵,單一的循證醫學評價體系不足以“科學”解決心臟驟停的所有問題。

《共識》在心肺復蘇的基本科學和基本技術層面與全球保持一致,但相較而言更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在心肺復蘇的技術層面強調技術的可及性、綜合性和適應性。涵蓋全生命支援“大復蘇”的科學理念,從心臟驟停前期、心臟驟停中期、心臟驟停後期形成了整體的鏈環,給出更全面的心肺復蘇方案。

從“施救者”轉向“被施救者”

《指南》的定位更加強調以“施救者”為核心,從心臟驟停發生後對施救者的呼叫,到施救者到達後的識別判斷及具體操作,都進行了詳盡的建議和規定。

而《共識》的定位更突出了“被施救者”是接受心肺復蘇的主體,即認為,沒有“被施救者”心肺復蘇就不會發生,因此倡導在心肺復蘇中針對“被施救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症下藥。

從“施救者”向“被施救者”這一定位上的轉變,是從以醫務人員心肺復蘇技術為導向,轉為以心臟驟停患者需求為導向的心肺復蘇全生命支援的一次新革命,它有望突破心肺復蘇發展的瓶頸,並提供新思路。

“一條線”還是“一個環”

我們再從整體的救治模式來給《共識》與《指南》定性分析。

《指南》將應對心臟驟停的心肺復蘇救治定性為以“生存鏈”為核心的“線性”救治流程模式,強調流程中的每一環節的重要性和相互關聯。

2015《指南》更新,進一步提出應對心臟驟停建立有效的SPSO救治體系(即結構、過程、系統、結果),強調持續的品質改進,並進一步優化“生存鏈”的概念,將院內和院外心臟驟停患者區分。

在最新的2020《指南》中,在院內心肺復蘇生存鏈原有“五環”基礎上又增加了康復一環。

落實“生存鏈”各環節的品質決定了心肺復蘇實施的品質和最終結果。有研究報道,優化後的“生存鏈”可將院外心臟驟停患者的存活率從6.0%~8.5%,提高到16.0%~19.0%。

但生存鏈的各環節相互依賴,其中任一環節削弱均可影響患者預後及最終存活率。更重要的是,“生存鏈”關注的環節只能從心臟驟停發生的一刻開始,要建立起“理想”而高效的“生存鏈”體系,需要的社會、經濟和醫療資源極其龐大。

《共識》所提出的“生存環”救治模式,均衡地強調了心臟驟停前期的預防理念“三預方針”、心臟驟停中期的“三化方法”以及心臟驟停後期的“三生方略”,突破了“生存鏈”在心臟驟停前期預防和心肺復蘇後救治的局限,強調心臟驟停綜合防治體系的構建,更加科學規範地將心臟驟停發生的前、中、後各個環節融為一個有機整體,使其在理論性、可操作性上更為有效地提高心臟驟停患者的存活率。

思維從平面到立體

《指南》以“平面思維”(2D)為主,圍繞提高心臟驟停患者的搶救成功率來闡述如何具體施救。

而《共識》主要以“立體思維”(3D)來考量,在《指南》基礎上進行了“三維”延伸:時間維度的延伸,即分為心臟驟停前期、中期、後期,貫穿了整個事件的全過程;空間維度的延伸,即充分認識單純胸外按壓CPR的局限性,探索腹部提壓、膈下抬擠等心肺復蘇新路徑;生命維度的延伸,即引入“廣泛存活率”的價值觀、生命觀,擴大生命的價值,以達到患者的最佳生命轉歸。

發出心肺復蘇的"中國之聲"

近年來,我國心臟驟停的發生率明顯增加,並成為青壯年人群的主要殺手,發病率已漸近發達國家水準。但其整體搶救水準遠低於發達國家和地區,心臟驟停患者神經功能良好的出院存活率僅為1%左右。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佈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5》顯示:心血管疾病死亡佔我國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並呈逐年上升趨勢。我國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率為41.8/10萬,心源性猝死的中死亡人數高達54萬例/年,相當於每分鐘約有1例心源性猝死發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危害。

面對日益嚴峻的形勢和重重挑戰,我國心肺復蘇的先驅王一鏜教授就曾多次談到,“在心肺復蘇上,中國人應該掌握自己的命運,要發出自己的聲音。”

《共識》中,心臟驟停前期的預防、預識、預警的“三預”方針,心臟驟停中期的標準化、多元化、個體化的“三化”方法,心臟驟停後期的復生、超生、延生的“三生”方略,對指導心肺復蘇的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有重要意義。

當然,這些“中國智慧”對心肺復蘇方略的發揚和衍生,提出的應對心臟驟停的解決方案效果如何,還需要不斷地充實和完善,更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和優化。(王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