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的“秦安蜜桃”、“花牛蘋果”、“慶陽蘋果”和河北的“承德國光”是國家地理標誌産品和知名品牌,但存在果園老化、栽培時間長、品種退化、果園管理標準化水準低等共性問題,制約了産業發展。市科技局針對受援地區提出的果樹産業發展瓶頸問題,組織天津市林業果樹研究所果樹栽培團隊實施“地方特色果品提質增效技術整合與應用”項目。以林果所所長王芝學為代表的幫扶團隊,通過加強低産園改造提升、老果園換代升級,引進新品種,開展果園精準化管理等援助方法,有效提高果實品質,破解産業發展瓶頸,助力受援地脫貧攻堅。

一、重基礎,科學種植提質增效

幫扶團隊以提質增效、省力高效為中心,重點研發推廣增施有機肥、無害化病蟲防治、果園生草和園藝地布鋪設等技術,支援秦安、天水等受援地科學開展果樹種植。增施有機肥可以明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狀況,幫扶團隊在秦安縣和天水市麥積區等受援地區協助當地累計增施有機肥290噸。實施果園無害化綠色生産可以提高果品品質,秦安縣科技局憑藉項目建成無害化病蟲害防治示範點2處,共計400畝。種植果園生草和園藝地布可以改良果園土壤環境,天水市麥積區依靠項目支援新種植箭舌豌豆300畝;推廣桃覆蓋園藝地布182畝,涉及農民57戶,其中貧困戶8戶,低保戶2戶。科學種植促進産業提質增效,科技幫扶帶動百姓脫貧致富。

    

圖1王芝學指導果園生草種植管理    圖2王芝學開展桃冬季管理栽培技術指導

二、補短板,引進品種增産增收

針對受援地果樹栽培時間長,存在品種退化的問題,幫扶團隊找準“病因”,對症下藥。幫扶團隊協助秦安縣科技局從天津學香果蔬有限公司引進津柳早紅、蟠桃13、日本西尾3個優良新品種,在海拔1200米到1850米的不同區域開展品種試種試驗示範15畝。協助承德市農林科學院從天津市碩豐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引進六代紅星、晚熟富士、維納斯黃金3個蘋果優良品種。新品種的引進,補齊了當地果樹品質差、品種少的短板,優化了品種結構,提高了果品品質、産量,增強了當地産業的市場競爭力,紮實築牢扶貧基礎。

圖3王芝學查看倒春寒對示範基地蘋果開花的影響

三、強服務,管理技術持續優化

針對受援地果農栽培管理技術亟需提升的需求,幫扶團隊精準施策,通過多渠道、多途徑邀請專家開展線上、線下培訓進行技術指導。新冠疫情期間,組織專家利用“津科幫扶”平臺為果農答疑解惑,建立微信群,及時為果農提供指導和技術諮詢,同時通過“天津果樹”微信公眾號發佈最新科技成果和先進栽培技術,實現服務“不打烊”;多渠道邀請專家進行線下指導培訓,建設示範基地,手把手指導果農開展生産。目前已組織培訓17場次,培訓農業技術骨幹及農民約1000人次,有效提高了當地技術人員和果農的管理水準,促進了當地蘋果和桃産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意義。

    

圖4王芝學到天水市開展技術培訓指導    圖5王芝學到天水市開展現場技術指導

截至目前,通過示範基地建設、栽培技術管理、土地流轉及用工需求等累計帶動貧困戶約500戶,吸收貧困戶就業100人,每年增加用工7000余個,以受援地桃和蘋果主産區為中心,輻射帶動優化果樹種植面積達30000多畝。幫扶團隊有效提高了當地的管理水準、種植技術,為當地構建了林果産業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産業升級與自然生態和諧發展的新模式,保障了科技扶貧的長效開展、地方産業的長遠發展,持續助力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