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評”改革典型案例②

科技評價制度改革前,科研項目需求來源單一,項目申報單位僅限于天津市內註冊的各類科研機構,且申報材料需要集中報送。與此同時,會議評審專家也不公開,執行過程檢查頻繁,重立項輕績效。

2018年6月,中辦、國辦發佈的《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就對優化科研項目評審管理提出具體要求,比如,完善項目指南編制和發佈機制、保證項目評審公開公平公正、完善評審專家選取使用、提高項目評審品質和效率、嚴格項目成果評價驗收、加強國家科技計劃績效評估等。

針對現實存在的問題,天津市科技局全面貫徹落實“三評”改革精神,採取具體舉措,在新一代人工智慧科技重大專項中,率先創新全鏈條管理,探索推行“需求眾籌+全面揭榜+科學評審+里程碑管理+績效評價”的“五重接力棒”,打出了項目評審改革的組合拳:

一是指南編制突出“需求眾籌”,充分吸收企業、協會、學會、創新戰略聯盟和社會公眾等各方意見,並委託第三方機構借助大數據對指南開展全面分析,打破過去單一項目需求來源的慣例。

二是項目申報突出“全面揭榜”,率先面向全國開放申報,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在天津市轉移轉化,打破過去僅限市內科研機構申報的慣例。同時,加快優化科技項目管理資訊系統,實現項目申報無紙化全流程網上辦理、“一表多用”,讓數據多跑路、科研人員少跑腿。

三是項目立項突出“科學評審”,邀請外省市專家參與會議評審工作,並提前向社會公開專家名單,打破過去會議評審專家不公開的慣例。

四是項目執行突出“里程碑管理”,全面精簡項目實施週期內的各類評估、檢查、抽查、審計等活動,積極賦予項目負責人更大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方案決策權,打破過去過程管理頻頻檢查的慣例。

五是資金支援突出“績效評價”,首次明確提出“以績效論英雄”的資金支援模式,打破過去前補助項目“一立定終身”的慣例。

項目評審管理“五重接力棒”的探索,釋放了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的創新潛能和活力,讓參與天津市新一代人工智慧科技重大專項的科研人員受益匪淺。

不僅如此,這一創新舉措也充分調動了相關省市科技力量,集中攻克制約天津市人工智慧産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從“最多跑一次”轉變為“一次都不跑”。同時,也有助於加快建立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符合創新規律的分類評價體系,形成科技資源配置更優、創新創業幹勁更足、科技創新和供給能力更強、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