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歸根到底是選一份工作。拋去就業地選擇等原因,“做什麼”,才是留學生的核心關切。是否與所學專業匹配、是否能發揮自身專長、未來是否持續擁有廣闊前景……以上種種,使海歸就業在一些傳統熱門行業之外也有了新選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老話在如今更有了一份獨特的新內涵。

“金融熱”不改科研儲備人才

若是問及“出國留學的熱門專業有哪些?”管理學、金融學、經濟學一定位列前茅,優渥的薪資預期、良好的工作環境與職業發展前景,都是金融專業熱度居高不下的原因。

留學專業直接影響了回國時的就業領域,選擇金融業作為自己的職業起點,是不少海歸回國之初的共同選擇。根據《2020海歸人才求職趨勢報告》中的有關數據,今春海歸應屆畢業生中管理學專業人才比例位居各大專業之首,約佔近三成,經濟學則排在第三位。

與此同時,海歸科研工作者同樣在就業市場佔比靠前。根據日前發佈的《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達10154.5萬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首位,提升品質應成為未來科技人力資源發展戰略的重點。

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黃園淅表示,首先需要明晰“科技人力資源並不等同於科技人才”,科技人力資源不僅包括科技崗位工作者,還包括具有科技工作潛力的人員,以此反映國家或地區科技人力儲備水準與供給能力。

《報告》顯示,我國科研人員流動範圍覆蓋117個國家,科研人員近年來的回流態勢不斷增強,主要是來自發達國家的人才回流。在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吳帥看來,科研人員人才回流與中國經濟、科技實力的快速提升密切相關,這其中海歸的文化認同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疫情有衝擊教培從業存變

2010—2018年,中國出國留學的人數逐年增加。2018年出國留學人員總數已超66萬人,同比增長8.83%。“留學熱”帶火了教育培訓機構,作為吸引歸國留學生就業的另一大傳統領域,教培行業長久以來為海歸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單看今天第一季度的海歸招聘情況,在受疫情影響及一段時間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動蕩、開放崗位招聘縮水的背景下,教育培訓成為吸納海歸人才就業的主要領域,招聘需求優勢不減。

但不可忽視的是,從春季到現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是不少海歸在疫情發生之初始料未及的,疫情客觀上給教培行業帶來的不利影響,也讓一些從業海歸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未來的發展前景。

“疫情給留學市場帶來的衝擊或許是暫時的,隨著疫苗或相關特效藥的問世,疫情將會得到控制,一些家長的隱憂在於複雜的國際形勢是否給留學帶來新變數,孩子在外的人身安全能否得到有力保障。”留加海歸安娜對記者説。她在北京一家著名留學仲介裏擔任留學顧問,從業經歷已有4年,家長重估留學前景、已定的留學計劃陷入兩難,這些都給安娜的工作帶來困難,她也動了“換份工作試試”的念頭。

採訪中記者發現,與安娜想法相似的留學機構從業海歸併不在少數。安娜告訴記者,她的一些海歸同事雖也有意跳槽,但多數還在持觀望態度。“就以最近英國A-level發榜來説,英國高校錄取的非歐盟學生中8570名來自中國大陸,比去年同期增加14%、是2015年的2倍。”安娜説,“留學地點或許會更改、時間或許會順延,但因為留學家庭對出國留學價值的認可並未改變,所以從長遠來看,留學前景不會變。”

“新職業”亮相“打遊戲”獲高薪

7月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向社會發佈了一批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網際網路行銷師”等在內的9個新職業,以及“直播銷售員”“網際網路資訊審核員”等5個工種。早在2019年4月,人社部就已發佈了包括數字管理師、電子競技員、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等在內的13個新職業。今年,網約配送員、呼吸治療師、智慧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網際網路工程技術人員等一批新職業再次發佈。

網際網路技術的深度發展,為多樣化就業模式提供了新契機,新職業從業者自身就業技能的提高、不斷探索與學習,為新行業、新領域的發展貢獻了嶄新機遇,也給海歸就業拓展了新天地。

對於留加海歸孟凡來説,“電子競技員”“電子競技運營師”等工作成為“新職業”,讓父母終於對他的工作有了新認識。“以前爸媽認為我每天就是打遊戲,或者給別人講解打遊戲,他們常會問‘這也算工作?’,多少令我有些無奈。”孟凡告訴記者,他從小確實對“打遊戲”情有獨鍾,留學回國後也試做過與專業對口的市場行銷工作,但國內電競市場幾年來的飛速發展,讓他看到了將兒時熱愛與人生職業相聯繫的機會。辭職改做電競選手之後,孟凡還成了團隊的金牌教練,並與業內著名平臺高薪簽約,成為了一名電競比賽專業解説員。

圍繞近年來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以“帶貨主播”為代表的網際網路行銷師在數字化資訊平臺運用網路交互性與傳播公信力,對企業産品進行多平臺行銷推廣,在助農、推動農産品銷售方面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其中,除了為本公司或機構産品行銷帶貨之外,也有一些海歸“變身”成為專業的全品主播,將在國外所學的市場行銷知識與消費者心理相結合,為商品打開銷路。

畢業于英國伍斯特大學的Cecilia便是其中之一,去年8月同平臺簽約成為一名全職主播之後,她最高的一次銷售額已突破15萬。“這樣的數據在行業內來説剛剛起步,與大V相比只是個零頭,但這也是我一點點摸索出來的結果。”Cecilia説,這份工作比外界想像得更辛苦,試貨、選品、與廠商溝通價格、設計文案,最後再一口氣直播幾個小時。“有時準備了幾週最後也沒賣出多少,但我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思。‘帶貨’不是逼人買東西,而是用最短的時間向消費者證明這款商品是有用的。消費者願意相信我的判斷,我就沒白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