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病理工作已十餘年,在剛接觸病理診斷的最初階段,最需要的是對正常結構和形態的熟悉和掌握,組織胚胎學和解剖學的學習。即為第一個結合:“形態與功能相結合”,如果對細胞及細胞所組成的器官的功能熟悉掌握,則對其形態更易理解與記憶。例如看到纖毛柱狀上皮,在呼吸道其可通過纖毛的擺動幫助機體排除微塵等物,而在輸卵管,纖毛的擺動則有助於卵子向宮腔的運動。

隨後,病理醫師需要辨識異常的細胞及組織形態,這時就有了第二個結合:病理學教材的“總論與個論相結合”,病理學總論中如適應、損傷與修復、炎症、腫瘤等,是細胞及其構成的組織器官病理變化的總綱,具有普遍性。如果我們能熟練掌握這些基本概念,即可對各個系統疾病引起的形態學改變進行推理和解釋。如平日裏,炎症和腫瘤佔我們所面對的疾病的大部,各科醫師日常工作的大部分是與發生在各個部位各個系統的炎症和腫瘤打交道,不同系統由於實質細胞的種類和功能不同,從而導致不同的體徵和症狀。若急性炎症的滲出發生的肺部,則可見咳痰啰音等症狀,若在胃腸,就會出現嘔吐腹瀉等消化系統表現。慢性炎症和腫瘤都涉及增生的概念,前者是程式性改變,而後者是失調控的結果,生物學行為不同或是兩者根本的差別。

病理診斷是從細胞和分子水準進行的疾病診斷,可以説是當前最接近疾病本質的診斷方式,但如果只依靠顯微鏡進行工作,某些時候可能會産生“管窺蠡測”的結果,怎麼解決呢?就有了第三個結合:“病理形態的改變與疾病的發生發展相結合”,病理接觸的是某一個已發生的既定時刻改變,是靜態,疾病有著發生發展和轉歸,是動態一個過程,如果我們對疾病本質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於此同時,再與各個相關科室同行協同合作,掌握更加全面的資訊,那麼就等於知道它從哪來到哪去,進而幫助我們做出更精準的判斷。

醫生是社會各職業中的一種,而社會是人與人關係的總成,醫療行為也應當是社會行為的一部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往往理解自己的工作對象僅限于“人患的疾病“。或許,轉變一下理念會更好,將其擴展為“人患的疾病和患疾病的人”,正如推翻三座大山的意義不在山,而在於勞苦大眾,治病的意義不在於病,而在於人,殊途而同歸。


專家簡介:

曹淵,天津市人民醫院病理科主治醫師,發表中文1篇,SCI論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