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9日宣佈,該校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一款超高速顯微鏡,能有效捕捉腦電波信號,為腦退化等腦疾病的研究提供線索。

港大攜手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團隊開發的“雙光子熒光顯微鏡”,能捕捉神經元之間的電子訊號和化學物質傳遞。團隊成功在實驗中記錄一隻活體老鼠腦部神經元所産生在毫秒間閃現的電脈衝訊號。

該顯微鏡採用了由港大團隊研發的超高速鐳射掃描技術,以一對平行的反射鏡産生一排鐳射脈衝,速度比目前的鐳射掃描技術快至少1000倍。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利用高速顯微鏡將掃描鐳射投射在小鼠腦部,為小鼠大腦皮層進行每秒1000至3000次的二維掃描影像。

率領研究團隊的電機電子工程系副教授及生物醫學工程課程總監謝堅文介紹,目前有不同類型的技術能捕捉腦電波信號,包括將電極植入腦部,直接量度腦部電壓,但創傷性大;磁力共振和傳統光學顯微鏡則速度較慢。港大這項新技術的優點是創傷性低,而且能精確定位個別神經元,以毫秒為單位追蹤它們的激發路徑。

謝堅文表示,這項新科技能偵測活腦中單一神經元在毫秒間的活動變化。團隊希望在未來1至2年將技術進一步提升,探索更深層腦部的結構,更全面了解大腦功能。

該研究成果已在學術期刊《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