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年底,“海河英才”計劃累計引進人才超過24萬人、平均年齡32歲,本科以上學歷超過75%。為了支援“海河英才”自主創業,市人社局出臺了12項扶持措施,對在津落戶5年內自主創業的人才,給予“一貸五補貼”支援,即:享受創業擔保貸款、房租補貼、社保補貼、崗位補貼、培訓補貼、孵化基地補貼政策。

“到今年年底,‘海河英才’計劃累計引進人才超過24萬人、平均年齡32歲,本科以上學歷超過75%。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以及金融、航運等現代服務業引進的人才,達到了28%……”昨天,海河傳媒中心推出“向群眾彙報──2019年委辦局長年終訪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專場。節目現場,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楊光在談到“海河英才”計劃時,向大家彙報了這樣一組數據。

從2017年開始,全國陸續有一百多個城市出臺了人才引進優惠政策,為了應對人才搶奪大戰,我市又是如何做到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呢?

楊光表示,自“海河英才”出臺以來,我市不斷完善政策,讓政策發揮出更大效力。一是支援企業自主引才,出臺了戰略性新興産業領軍企業認定辦法,賦予企業引才用才自主權。目前,已認定領軍企業426家,企業自主引進急需緊缺人才4100多人。二是深化職稱制度改革。下放職稱評審許可權,改革完善職稱評價標準,突出業績評價導向。人才可憑專利、項目、案例等成果替代論文參評職稱。三是認定了100萬平方米的人才公寓,為來津人才提供安居保障。進一步簡化非公人才職稱申報程式,推行承諾制,實現全程網上通辦、“一次不用跑”。

“明年,我們將進一步升級完善‘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圍繞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支柱産業發展需求,加快推動優質團隊、高端項目來津創新創業。”楊光説,將突出項目引育的技術水準。重點遴選一批技術水準高、産業化前景好的項目團隊,“帶土移植”、快速引進,助推新動能引育。同時,突出對團隊的服務保障。對引育的團隊項目,提供引進落戶、創業扶持、成果轉化、子女入學、購房購車等所有保障措施,為人才和團隊提供“保姆式的服務、母親式的關懷”,更好地吸引團隊、留住團隊、用好團隊,讓城市更有溫度。

此外,楊光表示,為了支援“海河英才”自主創業,市人社局出臺了12項扶持措施,對在津落戶5年內自主創業的人才,給予“一貸五補貼”支援,即:享受創業擔保貸款、房租補貼、社保補貼、崗位補貼、培訓補貼、孵化基地補貼政策。

針對節目中有聽眾反映“海河英才”的相關諮詢電話難打的問題,市人社局人才開發處處長王守成現場表示,將對全市16個區21個窗口進行情況排查,加強人員業務培訓,並在人社局官網顯著位置上重新公佈21個窗口的地址與諮詢電話。此外,增加諮詢熱線線路,開通網上諮詢、微信諮詢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