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人類基因奧秘,始終是生命科學的前沿領域。國內兩支尖端科研團隊近來攜手攻關,共同揭示了人類早期胚胎中的染色質三維結構的動態變化,有助於更深一步了解生命發育過程。相關科研成果已通過長文形式發表在新近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這兩支科研團隊分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生殖醫學陳子江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劉江教授領銜。經過努力,科研人員不僅揭示了人類早期胚胎中的染色質三維結構的動態變化,還發現CTCF蛋白對於早期胚胎發育中拓撲結構域具有重要調控作用。

科研人員表示,此次進行的科學研究解析了人類精子和早期胚胎的高級結構。他們發現在人類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出現全基因組層次的染色質高級結構重編程,併發現CTCF蛋白從中發揮關鍵作用。

科研團隊還發現,與小鼠、獼猴等其他物種精子不同,人類精子不存在拓撲結構域。他們同時繪製了人類早期胚胎的染色質三維構象圖譜,這對深入理解人類早期胚胎發育具有重要的理論和臨床意義。

記者了解到,近期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表明,DNA可以通過有序的折疊組成不同的拓撲結構域,最終形成染色質的高級結構。染色質高級結構是重要的表觀遺傳因素,與基因的表達調控密切相關。但染色質結構在配子、胚胎發育中的動態變化一直是未解之謎。因此,探究染色質三維結構在人類精子及早期胚胎中的動態變化及機制,對深入理解人類胚胎發育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