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政策亮點、重大部署和貫徹落實情況。該《方案》去年8月由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八個部門聯合印發,旨在加強新時代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

發佈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手機、平板電腦等帶電子螢幕産品廣泛普及,在家長放任和依賴、學校覆蓋、社會影響共同作用下,兒童青少年低年齡、長時間、近距離使用電子産品現象非常普遍。家長把電子産品作為揣在兜裏、隨身攜帶的“電子保姆”,學校把電子産品作為不知疲憊的“電子老師”,兒童青少年著迷並把電子産品作為從不離身的“電子器官”。電子産品在時間、空間、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包抄,兒童青少年用眼負擔大幅加重。

那麼,目前天津市小學生使用電子産品的情況如何?學校對於減少小學生使用電子産品又做了哪些工作?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

 

教育部

由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家庭和學校在“孩子使用電子産品”方面明確指出:

家庭:控制電子産品使用

家長陪伴孩子時應儘量減少使用電子産品。有意識地控制孩子特別是學齡前兒童使用電子産品,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産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使用電子産品學習30─40分鐘後,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鐘,年齡越小,連續使用電子産品的時間應越短。


學校:科學合理使用電子産品

指導學生科學規範使用電子産品,養成資訊化環境下良好的學習和用眼衛生習慣。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産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學校教育本著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産品,教學和佈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産品,使用電子産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


天津市教委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近視防控工作,按照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市教委、市衛生計生委等八部門經過深入調研,反覆論證,研究制定了《天津市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方案》。為保證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確保文件貼合天津市實際,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已于去年11月就《工作方案》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目前,徵集期已結束。相關部門正在進一步修改完善《工作方案》,爭取儘快發佈實施。

天津市八部門研究制定《天津市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方案》正在進一步修改完善,在“科學合理使用電子産品”一項,也提出“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産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學校教育本著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産品,教學和佈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産品,使用電子産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


記者走訪

現象一:小學生“電子作業”普遍

隨著教學資訊化的發展,學生除了在校能接觸到電子産品,在課後也都有相應的電子作業。記者近日走訪了天津市多所小學,了解到部分學校在教室內都安裝有平板電腦來配合課堂的教學,其中融入了資訊編程、製作PPT、剪輯視頻等需要電子産品來完成作品的課程。記者走訪的不少小學都會佈置“電子作業”,學生可以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的軟體平臺交作業,而老師也可以在平臺上批改作業並給予分數。這些電子作業主要集中在英語、數學科目,語文學科有時也會涉及。對此,一名老師向記者介紹説,英語需要融入聽説讀寫,而電子作業可以給孩子在課後打造一個良好的英語語境。

“我喜歡在平板電腦上做作業,我覺得打字比在紙上寫字更好玩。”一名五年級小學生告訴記者,她所在的學校佈置的電子作業量並不多,平均每次在網上做作業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20分鐘,她的大部分同學也都覺得在網上做作業很有趣,“每次老師留電子作業,大家就會覺得很興奮,也特別願意完成這樣的作業。”

採訪中,年輕老師對於電子作業的熱衷度相對較高。“現在這樣的作業軟體非常多,也非常方便。學生在網上寫完作業可以直接提交,我們可以直接在上面批改,而且系統會形成全班學生的錯題集和薄弱知識點的匯總,讓我們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第二天的授課中更能有的放矢。”一名小學數學老師説。


現象二:小學生使用電子産品多受家長管控

連日來,記者採訪到的多數小學生都表示,自己在家使用電子産品需要徵求家長的同意,尤其是在父母知道自己並不是以學習為目的的情況下,更會嚴格控制自己對電子産品的使用時間。例如在玩遊戲這件事上,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持否定觀點。如果孩子非要堅持的話,多數家長會為孩子規定遊戲時間。

“平時週一到週五,我平均每天能用手機的時間是半小時,其中包括做電子作業的時間,週末會長一點,每天一小時,但也不是可以連續看一小時,每次媽媽只讓我看20分鐘。”正在讀小學四年級的文文説。同時她告訴記者,除了對手機的使用時間有限定,父母對自己在使用手機時的姿勢也會有嚴格要求,“‘不能躺著玩手機’‘頭抬高一點’這樣的提醒,每次媽媽都會説。”

“您允許孩子玩手機或是其他電子産品嗎?”近日,記者就這一話題在多個家長微信群中發起討論。在參加討論的58名家長中,有近56%的家長表示不希望孩子玩,但只要不超過規定的使用時間,也可以接受;有27%的家長表示資訊化社會,不可能不讓孩子接觸電子産品,所以不會過多干涉;還有17%的家長明確表示,除了必須要完成的電子作業外,不允許孩子使用任何電子産品。“雖然現在電子産品已全面進入我們的生活,但是孩子年齡太小,一是擔心他的視力受損,另一方面也是怕他對一些遊戲類的産品上癮,深陷其中,影響學習。”二年級學生家長付青説。

對於“孩子在家使用手機等電子産品,家長是否應該管控”這個問題,受訪的老師大都表示非常有必要。“我認為孩子用手機是可以的,但是應該有家長陪同在旁邊,因為手機上還有許多不適合小孩子觀看的內容,孩子年齡小,沒有足夠的辨別能力,而且容易一玩就停不下來。”二年級班主任王雯雯説,“現代社會,孩子不可能不接觸電子産品,所以更需要家長幫助孩子科學合理地使用電子産品。”


現象三:天津市多校禁止小學生在校使用手機

雖然電子産品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便利,但事實上,多數家長對孩子使用手機等電子産品的態度仍然是“能不用就不用,最好不用”。那麼學校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走訪中,幾乎所有的受訪小學都表示學生不能在校使用手機。有些學校是禁止學生攜帶手機入校,有些學校是禁止在課堂上使用手機。“個別家長需要放學後用手機來聯繫孩子,但我們規定了學生入校後到放學前不可以開機。”一名小學老師告訴記者,雖然學校沒有明文規定,但也絕不允許學生上課時使用手機,而且孩子帶手機進入學校需要家長簽字同意,“如果有一個學生帶了手機,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開機,都會吸引其他同學的注意力。”不過因為考慮到有的家長確實存在著接送孩子的問題,需要跟孩子保持溝通,所以學校允許孩子佩戴可以打電話的智慧手錶。

“我們做不到替學生統一看管手機,所以也會擔心學生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玩手機。很多孩子用手機都是玩遊戲,看動漫,或是上網找答案,在我看來,這些電子産品對於正在上小學的孩子們來説,害處更多。所以學校明確表示不允許學生攜帶手機進入校園。”一名小學班主任表示。


一個樣本

前不久,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2018年《中國義務教育品質監測報告》顯示,我國四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36.5%。部分區域學生視力不良問題突出,視力不良檢出率四年級超過60%。同時,據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對天津市16個區1.6萬名中小學生進行屈光篩查的結果顯示,小學四年級學生近視率為30.32%。

在天津市,有這樣一所小學,通過多種活動豐富學生們的課餘生活,不僅解決了學生放學後的“三點半難題”,還緩解了學校小眼鏡“成災”的問題。與全國和天津市學生近視率形成對比的是,該校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僅為8.77%。

那麼,這所學校到底有什麼“秘訣”?

“這孩子一回家就開始玩遊戲,手機不離手,也不知道這遊戲怎麼那麼有意思,您看這一個暑假過來,眼鏡度數又增加了不少。老師您得説説他,別讓他再玩遊戲了,我們是真沒辦法了!”這是四年前的一天,正在校門口“執勤”的河西區恩德里小學校長韓洪濤,聽到的來自學校一位四年級學生家長的“抱怨”。第二天,在學校的例會上,他向其他領導和老師説起了這件事,沒想到引發了不少班主任的共鳴。課餘生活單調,缺乏正確引導,是顯現的主要問題。隨後,學校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了問卷調查,在課餘生活選項中,有63.3%的學生表示回家後會玩手機,孩子們毫不避諱地講了自己喜歡手機等電子産品的原因。看到這種現實情況,學校主動想辦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給孩子們更廣闊的空間,使孩子們身心更健康,讓孩子們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學校創造性地開始實施快樂三點半工程,於是每天下午三點半放學後,當你走進恩德里小學,就會發現寬闊的操場上、明亮的教室內,學生們在社會公益人士、社區志願者、學生家長及學校老師們的帶領下開展著豐富多彩的活動,孩子們在快樂地活動著。

回顧開始實施時,諸多困難擺在面前,“在破解難題中前行,在獲取成功中堅守”的信念激勵著學校的領導班子。因此,學校積極挖掘自身優勢,整合社會資源,架起了育才、助才、成長的橋梁。活動中,把本校教師按照專業特長組成專職隊伍,陸續開設“多彩畫室”“泥塑”“紙藝”“舞龍舞獅”等10個項目;邀請社會公益人士開設“武當”“西洋棋”“圍棋”“快板”等7個項目;熱心的家長和社區志願者們被學校的誠心所感動,聞訊紛紛加入,利用他們的專業技能開設了“趣味手偶”“腰鼓”“太極拳”等7個項目;河西少年宮為孩子們開設了“舞蹈”和“合唱”兩個社團,實現了校內外資源的有效互補,結成教育聯盟;區軍休所宣講團的老戰士也到校,為學生開展“五愛教育”專題講座。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促使“三點半”活動煥發出勃勃生機。四年來,學校不斷完善“三點半”活動。週一:開放課堂。學校根據學生需求,精選社會專業教師走進課堂。週三:“恩德講堂”。學校邀請社會各行各業人士進行專題講座,如:“理想信念教育”“關注細節,鑄就成功”“講稅法,潤童心”等,讓學生“聆聽窗外聲音”。週四:“五彩社團”。在學校教師和社區志願者的帶領下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週五:“答疑解惑”。針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困難,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解答。

現如今在恩小,每名學生至少會唱3段快板書、3段天津時調,在家庭中,他們已成了小小“藝術家”;每天的晨誦、午讀、暮省,為學生今後的自主發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礎;每名學生每年至少六次的志願者服務,播下了心中有他人、善待他人的種子。每名學生帶著任務單走進研學場所,在社會大課堂中汲取營養。

四年堅守,學校不僅成功地破解了家長無法接孩子的“三點半難題”,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也成功緩解了小眼鏡“成災”的問題。目前,恩德里小學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8.77%,學生生病率較去年減少28%。

“當前,造成孩子近視率高的主要原因就是過度地接觸電子産品、過重的課業負擔以及用眼不衛生、缺乏體育鍛鍊和戶外活動等。我們希望的是讓孩子遠離電子産品,那麼就需要給他們提供更有意義、更有樂趣的課外活動,把他們的注意力從電子産品中拉回來,幫助他們在‘玩’的過程中有所學,在學的過程中有所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前提是,必須有健康的身心。”恩德里小學校長韓洪濤説。

可以説,學校大力開展“快樂三點半”,多姿多彩的課餘生活,幫助學生解放了雙眼,為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保駕護航。與此同時,在日常學習活動中,學校還著手制訂“學生視力提升綜合計劃”並推行家庭“護眼計劃”,力爭通過家校合力,推動學生愛眼護眼意識和習慣的養成。在學校開展的“愛護眼睛,我與家長同行”的活動中,家長們熱情參與。通過家長髮回的照片可以看到,大人孩子一起學習眼睛保健操,家長們的認真勁頭,切實提升了學生愛護自己眼睛的積極性。平時,學校還會通過家長信、家長會等方式,提示家長展開配合,在家中不忘提示學生掌握“一尺、一拳、一寸”的正確書寫姿勢,指導並督促孩子合理使用電子産品。

據了解,學校還將進一步組織眼保健操監督員的培訓,讓這些“小小護眼帶頭人”,到班級中發揮自己的榜樣和督促作用,帶領班中每個同學認真做好眼睛保健操,學習更多更科學的護眼方法,保護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