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縱論中國當代文學“走出去”:增進了解方能突破障礙


      “文學交流是有翻譯的障礙的,這與思維方式和文化習慣有關,是客觀存在,跨過這道障礙交流才能更深入”,“只有增進了解,才能讓不同語種的文學走出國界,走向世界”——“第一屆十月版權交流計劃:發現世界文學同代人——由文化對話開啟當代文學翻譯出版”主題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多位來自海外的翻譯家與中國作家、文學編輯匯集一堂,就當代文學的世界性交流展開討論。

      論壇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十月文學院、PaperRepublic“紙托邦”聯合主辦,中方著名作家寧肯、徐小斌、徐則臣、付秀瑩與外方海外翻譯家、評論家、編輯就當代文學翻譯出版中的具體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在談到“中國作者必須要學會説英語嗎?”這一問題時,國家一級編劇、著名作家徐小斌首先表示“不見得”,並以自己的經歷舉例:“我從美國楊百翰大學開始一邊講課一邊走,一個人走了11個城市,我當時把英語已經忘的差不多了,但並沒覺得遇到任何障礙。”對此,文學譯者、出版人埃博拉海穆森持有不同的觀點,他認為:“文學交流是有翻譯的障礙的,這與思維方式和文化習慣有關,是客觀存在,跨過這道障礙交流才能更深入。”

      而《路燈》雜誌執行主編程異則表示:“作家之間建立聯繫,找到共同點比掌握相同的語言更為重要。”

      圍繞“中國文學圈關注哪些當代外國作者?”,與會嘉賓暢所欲言,著名作家、《十月》副主編寧肯推薦卡夫卡、薩特,並談到了在自己過往的閱讀中《安娜·卡列尼娜》和《百年孤獨》對他的個人影響非常大。

    《長篇小説選刊》執行主編付秀瑩認為日本的女作家向田邦子是她個人比較喜歡的類型,她將向田邦子的寫作概括為“特別克制、特別乾淨、控制力特別好”。

      著名作家、《人民文學》副主編徐則臣直言最喜歡的作家排前三的一定有葡萄牙作家的薩拉馬戈,“薩拉馬戈很多小説的寫作跟中國作家不一樣,他是典型的理念先行。”徐則臣談到,“作家在寫作中要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答案,必須要有能力去發現人類精神世界裏的東西。”文學交流的目的在於促成書籍的翻譯出版,圍繞這一目的舉行的各種形式的文化對話非常重要,關於不同語種間的文化對話,與會的中方作家與外方翻譯家、出版人一致認為,在雜誌、電臺發表作品或訪談,邀得書評、推薦語,參加文學節、駐留項目等文化交流活動可以促進世界文學同代人之間的交流。

      文學譯者、編輯海索姆在發言中總結道:“只有增進了解,才能讓不同語種的文學走出國界,走向世界。”

    “發現世界文學同代人——由文化對話開啟當代文學翻譯出版”主題研討會是“十月翻譯版權交流計劃”的活動之一,“十月翻譯版權交流計劃”由北京出版集團旗下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十月文學院與中英文學翻譯推廣平臺PaperRepublic“紙托邦”合作,以重點作家作品推介為依託,邀請海外翻譯家、評論家、出版家來京與中方作家、評論家交流。從文本翻譯、出版、行銷等方面進行探討,推動中國當代文學在海外市場的認知度,促成更多版權交易,推動北京文學、中國文學成果的海外傳播。

      據悉,本屆“十月翻譯版權交流計劃”重點推薦了國內作家的作品樣章十余種,包括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路遙的《人生》、葉廣芩的《狀元媒》、寧肯的《北京:城與年》、任曉雯的《生活,如此而已》、付秀瑩的《陌上》、徐曉斌的《海百合》等,這些樣章書目曾於今年8月在第二十五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展出,吸引了海外出版人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