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必須打贏扶貧攻堅戰,著力解決好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今年以來,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蚌埠貨運中心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戰略決策,堅持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深化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在建設扶貧、運輸扶貧和定點扶貧等方面亮點突出、效果顯著,發揮了鐵路對脫貧攻堅的支撐和帶動作用,譜寫了鐵路扶貧工作的嶄新篇章。

2017年6月15日上午9時,一輛滿載240噸麵粉的專列從泗縣火車貨運站緩緩駛出,駛向遙遠的新疆,標誌著泗縣火車貨運站正式投入運營,開闢了國家級貧困縣——泗縣火車客貨雙行的老區歷史。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安徽省宿州市委常委、泗縣縣委書記張志強強調,發揮好“火車頭”對脫貧攻堅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對助推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可謂是對症下藥、靶向治療,把扶貧扶到了根上。

皖北泗縣是國家農業大縣,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經濟總量較小,農村人口生活水準偏低。蚌埠貨運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馬春榮告訴記者,打贏扶貧攻堅戰,“一個也不能少”。泗縣貨運站的開通是一項站位高遠、立足長遠的利民工程,是破解泗縣老區發展難題的新手段,是推動老區群眾脫貧致富的源動力。為扶持老區産業發展,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助力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特別開通這趟運營宿淮鐵路泗縣貨運站,可以説是為老區群眾開通出一條幸福路、前進路、時代路。他感觸地説:“泗縣站之所以能開通,與泗縣縣委縣政府支援力度大、熱情高分不開。張志強書記數次親自協調,多方溝通。為了吸引貨源、提高運量,泗縣有關政府部門對走鐵路運輸的貨主還給予一定政策性補貼鼓勵。”

“要想富,得靠路。”隨著大規模的鐵路建設和路網的完善,鐵路運輸不僅能直接拉動當地經濟發展,而且還為改善區域發展的環境和條件提供重要支撐。據泗縣貨運站主任陳旭明介紹,泗縣貨運站堆場面積約15000平方米,貨臺面積約5000平方米。截至2018年9月,泗縣貨運站總共到達量約1185車73136噸,發送量達到408車25092噸。目前,從東北三省運過來的玉米,從山西運過來的化肥,從泗縣運往西藏、甘肅、四川等地的小麥、麵粉、大豆等白糧,兩條可同時容納30節火車皮的作業線,24小時工人忙碌有加,預計年運送量將超過10萬噸。泗縣貨運站胡軍副主任告訴記者,“泗縣火車貨運站的開通,不僅增進解決了老區勞務人員、農民工等“新農人”就業問題,更是推進了這座貧困縣城人員、物資、産業、技術等方面的拉動,對促進泗縣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泗縣糧食局跨省移庫調運負責人張兆俊告訴記者,中央政策性糧食跨省移庫是國家對糧食市場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舉措,對調整國內糧食佈局、穩定糧食市場、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泗縣火車貨運站今年夏秋收後,在40天內完成16765噸“國調糧”指標。泗縣輝豐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孟慶武告訴記者,以前運送化肥,需經過短途運輸到徐州、蚌埠、宿州或固鎮,然後再走火車貨運。泗縣站開通後,不僅減少了短途運輸成本,更是節約了時間成本,大大提高了客戶的滿意度。

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將黨中央的深切關懷送到老區人民心中,將精準扶貧落到實際行動上,將脫貧致富發展紅利帶給老區人民,泗縣縣委縣政府和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充分發揮“火車頭”作用,幫助老區群眾脫貧致富實現了美麗蛻變,為泗縣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開出一條“幸福路”。林星板業公司每車四十余噸定期發往全國各地的批量貨物,泗縣金豐麵粉廠發往川藏的麵粉,發往浙江、上海、重慶、西藏等地的機械電子、紡織服裝等産品以及以前靠汽車長途而今靠鐵路從東北運來的玉米,從山西運來的化肥......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泗縣貨運站從零到有,從小到大,先後有十幾家企業選擇鐵路運輸,貨物品種也在日益增加。隨著泗縣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突飛發展,如今正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泗縣火車貨運服務,鐵路運輸需求量也在不斷加大。(劉北南韓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