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 > 教育 > 正文

魯東大學“教育測評機器人”團隊:利用人工智慧探索教育新生態

稿源時間:2017-07-26 14:01:47  文章來源:中國網山東  作者:魏雪峰 何春雷 責任編輯:高靜
【摘要】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將深刻改變傳統教育方式、改變人類社會生活。而當人工智慧與教育領域相融合,又會發生怎樣的不可思議的新改變呢?魯東大學“教育測評機器人”學生團隊給出了答案。

  中國網山東7月26日訊(魏雪峰 何春雷)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將深刻改變傳統教育方式、改變人類社會生活。而當人工智慧與教育領域相融合,又會發生怎樣的不可思議的新改變呢?魯東大學“教育測評機器人”學生團隊給出了答案。

  在魯東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魏雪峰博士的指導下,王曉宇、何春雷、孫鳳傑等人,依據教育學和心理學等專業知識,結合先進的機器學習、智慧推理等新興技術,構建精準診斷與主動干預模型,發揮成都準星雲學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優勢,開發了具有精準診斷與主動干預作用的“教育測評機器人”。

  “教育測評機器人其實就是利用先進的機器學習、智慧推理等技術,幫助學生和教師進行作業逐行批改,省時省力。它最大的特色就是不需要構建後臺題庫,能夠智慧批改數學主觀題,實現個性化診斷,併為學生提供優質學習資源”。一直從事教育技術工作的魏雪峰老師這樣説到。“其實教育測評機器人拋卻了傳統的機械的設計模式,將教師、學生、家長三方構成一個學習共同體,讓家長、教師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動態,做到高效、快速、精準,提高優質學習資源均衡化水準,加快知識共用的流通,是我們設計教育測評機器人最初的目的。”團隊負責人王曉宇這樣説到。

  經過一年多的共同努力,“教育測評機器人”團隊深入煙臺市15所中學進行調研,發放問卷5065份、訪談120余次。並查閱了400余篇中外文獻,在此基礎上,構建了精準診斷與主動干預模型,在豐富研究理論的同時,完善教育測評機器人的使用功能,並將它運用到了實際教學工作中去。

  自2016年9月起,教育測評機器人在煙臺祥和中學進行教學實踐,經過近一年的試用,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顯著提高,測試結果表明實驗班平均數學成績(百分制)比平行班高出了11.41分,自我效能感測試(5分制)高出了0.75分。除了學習成績的提高,“網際網路+教育”的模式也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僅做到“教書”,更注重“育人”。“通過使用教育測評機器人我可以構建自己的錯題庫,而且還可以通過觀看視頻進行自學。”實驗班的黃子銘同學和記者説到。這充分説明瞭人工智慧驅動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它為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條件和機遇,從大眾化走向個性化已成為未來人才培養的重要趨勢。通過學習行為、教學行為數據的深度挖掘與分析,為每個真實的“自我”推送最合適的學習資源與學習路徑。

  而在人工智慧技術的支援下,教師能夠更有效地關注每個學生,記錄他們的學習軌跡,分析其學習行為、預測其學習結果、診斷其學習需求與問題,開展真正的因材施教。教育測評機器人依託于機器學習、自適應等技術,幫助教師減負增效。“教育測評機器人的使用極大的節省了學生作業批改的時間,也讓我深刻領略到了教育的新發現,我們也應該大膽嘗試新興技術,不能固步自封,給學生樹立勇於創新、敢於嘗試的榜樣。並幫助教師逐步由教學者轉變為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與發展的指導者。”實驗班的劉永渤老師談及此事頗為欣慰。

  而家長端的設置則真正做到校內校外無盲區的監管。“爸爸媽媽經常外地出差,很少過問我的學習情況。後來有了這個機器人,我爸爸有一次突然問我最近是不是有心事導致成績起伏有點大了,那天我真的很高興。”王子陽説到這裡滿臉的笑容。“考慮到國內留守兒童數量的增多,我們特意將家長切入到學生生活中,利用手機客戶端加強他們的情感交流。”何春雷這樣解釋到。

  在今年5月,“教育測評機器人”團隊在山東省“挑戰杯”選拔賽中獲得省賽特等獎,晉級國賽。在省賽結束後他們又立刻集中精力投身到作品修改和技術創新中,團隊成員齊心協力、不辭勞苦,為實現項目創新性、應用性和突破性而奮鬥。

  “教育測評機器人”不過是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教育領域中的一個代表,而人工智慧技術的逐漸成熟也將以其數據海量化、途徑多元化、挖掘深度化等優勢,加強多種教育數據之間以及與其他社會行業數據之間的內在聯繫,構建更加系統化的教育模型,推動國家教育政策制定與調整的科學化,提升教育品質,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