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延珉
“穿馬扎,修理馬扎……”
在島城西部老城區,經常會看到一位推車走街串巷的耄耋老人,聽到他洪亮有力的聲音,許多人都會主動迎上來:“老唐來了,快拿馬扎出來,讓他修修……”老唐,還被不少年輕人稱為“馬扎爺爺”。今年83歲的老唐是怎樣一個人?半島記者通過一個多月的跟蹤採訪,了解到了很多溫馨感人的故事。
穿、修馬扎需要細心和認真,不能走錯線、穿錯眼。
最多掙三塊錢手工費
記者在黃島路26號大院門口初次見到老唐時,得知他是被市民特意從其他路上喊過來的。滿頭銀發和花白鬍鬚的老唐,坐在大院門口,邊幹活邊與人聊天,一雙飽經風霜的大手,拿著用鐵絲自製的編制工具上下穿梭起舞,一袋煙的工夫,一個散架的馬扎煥然一新,重回坐凳的功能。
“我修理過的馬扎,保證至少七年不散開,用起來結實著呢。”老唐説,穿馬扎掙的就是個手工費。一個馬扎穿繩換新用時二十多分鐘,約需8米多布帶,要價七元錢,其中四塊是布帶錢,三塊掙的是手工費。客戶自己有布帶就要三塊錢手工費,馬扎小、穿眼用料少的也就掙一塊多錢。“老唐修理馬扎結實耐用還實惠,現在有這門手藝的人真的不多了。”接觸過老唐手藝的許多島城“老街裏”的市民,對他走街串巷修理馬扎稱讚有加的同時,還對這門手藝能否傳承下去表示了擔心。
老唐的電動車是孩子們給他買的代步工具。
每次都是偷偷溜出來
老唐告訴記者,手藝是小時候跟著木匠師傅學的。他早年做過木匠,幹完一天的木匠活後,穿幾個馬扎到集市上賣,沒想到後來還能當成活計繼續下來。老唐的老家是山東莒縣,其與老伴共育有四個孩子,三個孩子後來都考上大學,穿馬扎的手藝部分維持了家庭生活以及孩子們上學的費用。如今,老唐的三個子女都生活在島城,工作都不錯,有的開了公司,還有的走上了科研的關鍵崗位。
“孩子們讓我在家享清福,每次出來幹活都是偷偷地溜出來。”老唐説,2002年,他和老伴從老家來到青島,幫助子女們照看剛出生的孩子,等孫輩們長得大點感覺生活輕鬆了,便又想到自己修理馬扎的手藝。雖説走街串巷修理馬扎是累點,但也權當休閒鍛鍊身體吧。
市民對老唐的手藝讚不絕口。
幹完活都會打掃乾淨
在老唐眼裏,他還有一本經要算算:“馬扎主要是用木頭製作,修理一個馬扎能節省點木料,但日積月累下來就是個不小的數字。我在青島修理馬扎十多年了,每年修理的馬扎數千隻是有了,算下來也是個不小的數字,省下的木材少説也有幾十立方!”
記者採訪時發現,老唐的環保意識非常強,當其修理馬扎結束後,總會把工作中的廢棄雜物收拾進自己的背包,等走到路邊垃圾箱時再扔掉。“住在青島,要做文明好市民。”
如今,老唐一家全部搬到了青島,他與老伴就住在孩子們給買的市南區肥城路的房子裏,每次外出修理馬扎,其家庭住址和電話都會留給路過的市民:“修理馬扎,找我啊……”
老唐沒舍得吃剛買的紅燒雞翅尖,啃起了硬面火燒。
有好吃的留給老伴
現在,除了修理馬扎,老唐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照顧老伴。今年82歲的老伴患腦血栓曾做過手術,失去了記憶。“你是誰,來俺家幹什麼?”老唐説,有次外出後回家,老伴迎上前來質問就是不讓他進門。當老唐和記者熟悉以後,講起和老伴一些有趣的生活細節,他説,老伴有次懟他説,“俺家的男人比你帥多了”……老唐講著講著,有一次卻忍不住哭出聲來。
老唐走街串巷修理馬扎掙的是辛苦錢,卻捨不得多花幾塊錢犒勞自己。有次外出修理馬扎,時至中午太陽最烈的時候,老唐先是花一塊錢買了兩個硬面火燒,接著又來到益都路一個賣燒烤雞架的攤位前,當聽説至少需要十塊錢才開賣時,他站在攤位前考慮了許久,最終掏出五塊錢買了一份紅燒雞翅尖拿在手中。中午時分,老唐坐在黃島路、四方路口的人行道上,拿出了自己剛購買的硬面火燒就著開水幹啃了起來。“為什麼不吃雞翅尖?”“家裏還有老伴呢。”老唐回答説。
老唐每天能穿、修近百個馬扎,他希望越來越多的島城市民能找他。“穿馬扎、修理馬扎……”老唐的吆喝聲,還在島城西部老城區街道迴響。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