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味的日漸濃郁,什邡市洛水鎮“笑臉殼”製作非遺傳承人周厚盛又忙活起來。
這些形態各異的“笑臉殼”面具,有的精緻考究,慈祥、笑顏怡人;有的簡樸粗獷,古樸、憨態,個個形神兼備。這些代表著川西古老民俗文化的藝術品,都出自周厚盛之手。
周厚盛介紹説,在古時候,大家都喜歡帶著玩,獅燈龍燈也離不了“笑臉殼”面具。每一個面具都是美好的象徵,是對幸福和健康的期盼。
周厚盛多年來一直延續傳統手工技藝,以紅泥巴做模子,糊上七八層手工草紙後,自然晾幹、收邊打石膏、著色,10多道工藝才能成就一個面具。
周厚盛説,單獨做一個面具的時間比較長,自然陰幹需要七天左右。笑臉殼上,每一個圖案、色彩都有著其獨特的含義。“例如臉蛋上的紅色,採取的是硃砂色,壽桃、桃樹丫,都有長壽、和諧、吉祥之意。”
“這是今年新做的一個三星堆面具,還不太成熟,需要修改,可以做得更好,讓它真正的笑起來。”今年,周厚盛還結合三星堆出土文物中具有獨特代表的青銅面具做了一些文創嘗試。希望通過傳承創新,讓非遺文化吸引更多的人。
作為笑臉殼傳統製作的第三代傳人,周厚盛製作面具已有30多年。如今傳統技藝的市場日漸縮小,周厚盛主動聯繫了當地的小學,希望把這項手藝教給學生們,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這門技藝,並傳承下去。(劉穎 楊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