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綠色文章” 繪就“生態畫卷”|南部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12-06 07:25:47 編輯:楊仁昌 點擊:

一湖碧水升鐘湖(資料圖) 杜保東 攝
冬日的嘉陵江南部段蜿蜒婀娜、微波盪漾。順著沿岸的綠色走廊一路前行,曾經荒蕪的河灘已變成風景如畫的禹跡島公園,沙鷗蹁躚、魚翔淺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南部縣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修復河湖生態環境、加強河湖巡查整治、建設宜居宜業城鄉,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
修復河湖生態環境
西河是嘉陵江的重要支流,在南部縣境內有188.6公里,並孕育出13.9億立方米湛藍的升鐘湖。
走近升鐘湖,“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的壯麗景象撲面而來:湖面煙波浩渺、島嶼星羅棋佈;湖岸峰巒疊嶂、群山層林盡染,寬闊平坦的環湖路蜿蜒于湖光山色,將詩畫美景盡攬其中。
“升鐘湖過去網箱密布,是當地漁民發展水産養殖的主要場所。”南部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何會回憶,為了保護升鐘湖乃至整個西河流域的生態環境,2007年,南部縣持續開展綜合治理行動,依法取締養魚網箱,拆除“庫中庫”;全面推進面源污染治理,建立農藥化肥減量示範體系;規範畜禽養殖,全面落實治污措施;規範垃圾處理,全面落實“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置”的垃圾轉運處置機制等,讓升鐘湖及西河實現天藍、水清、岸綠。
蜿蜒而下的西河,到達南部縣王家鎮後,被嘉陵江相擁於懷。于該交匯處,沿著秀美的嘉陵江溯遊大約60公里,便來到南部縣的禹跡島公園。
“過去這裡是一片光禿禿的河灘地,經過多年的生態修復,如今成了風景如畫的公園。”攜家人遊覽禹跡島公園的市民王先生感慨道,江面微波盪漾、公園內鳥語花香,景色宜人。
近年來,南部縣啟動嘉陵江沿線生態建設工程,枕水而眠、依水而棲的禹跡島公園于2018年10月開工建設,主要建設內容包括5300米岸線整治、外灘濕地生態系統修復、河湖連通、內湖生態公園景觀打造和旅遊配套設施建設等。經過多年打造,曾經坑洼不平、砂石裸露的河灘被賦予防洪防澇、涵養水土、維護生物多樣性、休閒旅遊等功能。
岸線生態環境得到修復,嘉陵江的生態保護也同等重要。2021年1月1日,長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78公里嘉陵江南部段沿岸的漁民全部上岸。
“經過休養生息,嘉陵江和西河流域魚類種群越來越豐富。”南部縣水産漁政局局長鮮龍介紹,全縣152艘漁船、196名漁民退捕工作已全部完成,水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以綠色發展理念作指導,截至目前,南部縣累計疏浚中小河流120余公里、修復岸線40.1公里、復耕復綠河灘地2700余畝、發展水生態涵養林帶5萬餘畝,實現了“碧一江春水,道兩岸風華”的生態願景。
加強河湖巡查整治
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清新的空氣……近年來,南部縣持續增強全民生態環保意識,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路,改造提升城鄉污水處理設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讓天更藍、土更凈、空氣更清新。
“守護碧水藍天是我們共同的責任。”何會説,在全縣各自然水域,都設置有公示牌,將水産養殖、“十年禁漁”等相關政策、法律法規悉數公示,並通過媒體推動資訊公開。
近年來,南部縣按照“縣有示範帶、鄉有示範片、村有示範點”的工作要求,在12個鄉鎮建立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示範片,輻射帶動全縣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綜合防治面積達到5萬餘畝,為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打下堅實基礎。
在南部縣大王鎮,寶馬河如玉帶環繞山水之間。在沿河各處,路邊的河長制公示牌引人注目,上面清楚標注了目標任務、河長責任和監督電話等資訊。
“我們堅持河(湖)巡治,保護水資源。”正在該河段帶隊開展河(湖)巡治工作的該鎮黨委書記汪淳介紹,巡河內容包括河面河岸保潔、防洪排險、堤岸修復、漂浮物打撈及環境保護宣傳等。
“經過幾年堅持不懈開展河(湖)巡治,現在環境美,水也清。”大王場鎮寶馬街社區居民、巡河隊員陳小斌高興地説,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並自發加入到巡河隊伍中來。
據了解,南部縣有縣、鄉、村三級河長508名、“民間河長”258名、河面保潔員1000余名、大小巡河船隻40余艘。近年來,該縣堅持集中巡河,確定每月的20日至26日為集中巡河時段,發現問題現場交辦、限期整改、專項督辦,確保責任落實、工作落地;開展常態保潔,分段落實987名水面保潔員、397支河岸保潔專班、274名水利工程巡管員,以及86個公益性崗位。其中,專班成員包括村級河長、保潔員和監督員,做到河面專人清潔、河岸專班保潔。
“以河長制為抓手,全面落實河長責任,強化河湖監管,推進河湖治理。”南部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定期巡查河岸綠化、生態環境、衛生等情況,加強綜合治理,優化生態,讓水更清澈、岸更翠綠、景更秀美。
建設宜居宜業城鄉
南部縣廣袤鄉村,一棟棟民居各具特色、青山環繞、綠水長流,給人村美景醉的悅然之感;南部縣城,一處處公園、濕地植被豐茂,彰顯“藍綠交融攬勝景”的山水魅力。
“在鄉村,按照‘生態打底、綠色發展’思路,堅守自然、生態、親水原則,統籌生態與人文協調發展,探索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治三動三融’新路子。”南充市南部縣生態環境局局長任勇介紹,以場鎮為重點,根據不同區域、不同村莊類型,建成鄉鎮污水處理廠68座、一體化處理設施526個、聯戶化糞池5萬餘口、“廁污共治”3000余戶,全縣70.9%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理。
近日,在八爾湖鎮純陽山村,群鷺飛舞于藍天、遊魚歡翔于淺底、遊人呼朋引伴,或漫步于田園小徑、或泛舟在綠水碧波。
“以前的八爾湖沿岸,生産生活的污水、垃圾隨處可見。”八爾湖鎮黨委書記鄧聰明回憶,按照“生態打底、綠色發展”的思路,統籌生態與人文協調發展,打造美麗鄉村;堅守“自然、生態、親水”原則,依託秀美風光,建設旅遊景點;鼓勵當地群眾發展文旅、農旅融合産業……全鎮走上人與生態協調相宜的綠色發展之路。
“在城市,依託依山傍水的自然稟賦,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厚植優質山水環境,高品質建設‘一江三溪五園’,形成讓人過目不忘、銘記於心的公園城市魅力。”任勇説,隨著一條條河流被匠心打造、一條條街道陸續完成雨污管網改造、一處處垃圾分類收集站點設施完善……南部縣城悄然展露新顏。
浩口河是嘉陵江支流,從南部縣城穿城而過。曾經的浩口河,垃圾漂浮、水質渾濁、河道不暢,周邊群眾反映強烈。
2020年10月,南部縣啟動浩口河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前期建設,完成浩口河景觀大道至規劃十路段河道綜合整治。2021年,南部縣又啟動浩口河生態綜合治理二期項目,建設生態駁岸12.4公里,修復生態綠地50萬平方米,建設配套路網、親水遊步道等基礎設施。如今,浩口河水清草綠,布景雅致,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
“河暢、水清、街凈、城美……美好匯聚,幸福感在家門口落地生根。”不少市民讚嘆道。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是最普惠的民生。”南部縣政府辦相關負責人説,今後,將繼續用實際行動守護藍天、碧水、凈土,將生態文明新畫卷一繪到底。(馮紫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