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的價值在於指導實踐、推動發展,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知識、幹事創業。雅安市名山區各部門(單位)牢牢把握住“重實踐”的重要要求,深入踐行“四走訪基層”制度,把推動主題教育同做好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持續在學中實幹、幹中強學,真抓實幹、務實而為,切實將主題教育學習成效轉化為攻堅克難、幹事創業的強大動力,奮力推動名山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
優化服務暖民心
區婦聯堅持把主題教育轉化為抓中心工作、解婦兒難題的實際行動,圍繞“婦女健康”和“兒童成長”兩大主題,搭建婦女兒童學習交流平臺,優化提升“婦女兒童之家”陣地14個,推進“兩癌”救助項目,為低收入患病婦女爭取救助資金7萬元,實施“陽光寶貝”成長計劃,開展陪伴活動11期,落實“春蕾計劃”,幫扶困難女童541人次,發放助學金48.32萬元。聚焦家風家教建設工作,舉辦“和美之家·幸福名山”“好家風成就好人生”等公益講座21期,累計培訓640余人次。在2023年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兩癌”免費篩查等活動中開展巾幗志願服務34次,積極引導廣大婦女勇立潮頭、敢作善為,為名山發展奉獻巾幗之力。
區總工會找準為民服務的著力點和落腳點,不斷在服務職工群眾上取得新發展、新突破。針對環衛工人、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不同職工群體,打造特色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30個,有效解決戶外勞動者日間飲水、休息、如廁等難題。以職工為中心,做好維權和服務工作,開展職工維權普法宣傳8場、健康講座3場,協助解決勞動爭議11個,進一步促進全區勞動關係和諧發展。緊扣“為職工成長賦能”的目標,開展職工技能培訓班2期、100人次,組織技術能手參加省級競賽3場,市級技能競賽3場,有效激發職工潛能,推進企業技術創新;組織就業推薦會3場,發放宣傳資料1130余份,推送就業崗位1.9萬個,達成就業意向職工4600余人。
強化保障紓民困
區行政審批局聚焦産業發展,深化“政務服務+供銷”,形成振興鄉村“3大成效”。通過供銷搭平臺,政務來助力,全力打造具有供銷社功能的便民服務綜合體,把高齡津貼認證等80項便民服務和農資物資配送等供銷服務相融合,實現便民服務綜合體與基層供銷社功能“雙疊加”,帶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900萬元。針對茶葉現代農業産業園區在融資、用工、銷售、物流等方面需求,聯合金融、供銷、水電氣等部門,形成工作合力,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匯集印發惠企政策120項,解決涉企訴求10余件,幫助企業節約用電成本約3200萬元。依託“供銷e家”“共用直播間”等平臺,在6個村級便民服務站打造“農産品直播間”,積極培養本地“帶貨主播”26個,推動周邊23家商戶轉變銷售模式,加入直播大軍,實現助農增收約1.2億元。
區稅務局堅持把主題教育落實在助企紓困的具體行動上、融入到服務發展的生動實踐中,錨定滿意度評價“總尺規”,開展“黨旗飄揚·名稅先鋒在行動”“納稅人互助講堂”“新電局上線i課堂”等活動9期,為茶企、房地産公司等實體企業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累計發放稅務宣傳資料1930份,解答稅務疑問13個;深入企業一線、深化調查研究,開展稅收調研6次,問需問計活動9次,涉稅問題反饋建議採用率達100%,切實提高納稅服務精準度和精細服務便捷度。
落實行動解民憂
蒙陽街道堅持以人為本,把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民生課題”來抓。建立常態走訪機制,及時梳理更新特殊困難群體臺賬,強化生活保障服務,累計發放重殘護理補貼497人,困難生活補貼262人,落實殘疾人簽約家庭醫生1080人,幫助9名貧困殘疾家庭辦理學生助學金;聯合團區委、區殘聯為20名殘疾人提供就業、生活上的幫助,用實際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讓殘疾困難群眾生活更方便、更安心、更舒心。
區醫保局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異地就醫需求,有效打通參保群眾“就醫墊支,報銷跑路”難點堵點痛點問題。通過醫療系統聯網對接,推進數據共用,打破資訊壁壘,實現定點醫藥機構異地聯網直接結算全覆蓋,有效減輕群眾異地就醫“跑腿”和“墊資”負擔,累計異地參保人員在名就醫結算69350人次,醫療費用總額1087.4萬元,醫保基金支付887.06萬元,區參保人員異地就醫40877人次,直接結算40393人次,醫療費用總額5507.93萬元,醫保基金支付2701.66萬元。(名山區委宣傳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