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民生 促發展 都江堰東風渠灌區“輸水長龍”加速改造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11-17 11:30:47 編輯:戚譯升 點擊:
寧靜的清晨,東風渠總幹渠整治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澆築消力池混凝土。從高空俯瞰,總幹渠自西向東橫貫成都北部,如同一條“輸水長龍”,繪就了川西平原的豐饒之地。
東風渠總幹渠自府河引岷江之水自流灌溉成都東北部,並向“天府明珠”三岔湖以及“川西第一海”黑龍灘輸水。10月底,總投資3.17億元的都江堰東風渠灌區“十四五”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工程全面啟動,今明兩年內實施的東風渠總幹渠整治項目,將對4座水閘和23公里渠道進行改造。
老渠換新顏,助添城市濱水空間活力
東風渠總幹渠始建於1956年,曾進行過數次擴建和配套整治,但以往的改造以防滲減糙為主,襯砌標準較低,經常年高負荷輸水,渠道老化失修、資訊化建設滯後等問題日益凸顯,距離現代化灌區標準還有很大差距。
在總幹渠東風錦帶公園段,工人們正在為拆除幾乎和總幹渠同歲的東風節制閘做準備。“去年,省委省政府高規格出臺文件,對加快都江堰灌區骨幹水網建設、增強供水保障能力作出了明確安排,這對直接服務成都市主城區的東風渠灌區提出了更高要求。”東風渠管理處規建科負責人何曉強説,“今年是四川水利高品質發展‘三年上臺階’的重要一年,作為都江堰灌區‘主力軍’‘主陣地’‘主戰場’,東風渠灌區的此次改造十分必要和緊迫。”
在雲溪泄水閘、總幹渠麻石橋段等多個施工現場,都能看到一片忙碌的景象。“總幹渠全長54公里,除了拆除重建渠道23公里、新建和改建4座水閘,此次改造還包括渠道白蟻防治和清淤疏浚、巡渠道路整治以及放水洞等附屬設施建設等內容。水閘機電、金屬結構老化,閘墩阻水攔渣等問題也將一併解決。”何曉強表示。
在成渝城市群和公園城市示範區不斷發展壯大、成都市加快建設以河湖水系為基礎的天府藍網背景下,東風渠總幹渠供水區在成都平原乃至全省水利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總幹渠直接灌溉110萬畝農田,擔負著向11座水廠、2大水庫輸水的重任。同時為沿線自帶‘國際范’‘天府味’的東安湖公園、青龍湖濕地公園等城市濱水生活空間提供著高品質水源支撐。”該處供水科負責人周伍光介紹。
據了解,項目實施後,除了有效整治影響輸水安全的病險工程和卡脖子工程,提升智慧化管理水準外,總幹渠過流能力也將由實際65m³/s,達到設計80m³/s,進一步發揮“引洪屯蓄”功能,更好滿足城市快速發展對區域水資源配置的需求。
抓進度保民生 施工供水兩不誤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各環節時間節點必須卡死。”羅家河壩樞紐閘改造現場負責人魏柳緊盯建設步驟,在一旁不停叮囑。現場挖機奮臂、車輛穿梭,工人們加快進行著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築等工作。“為了配合施工,總幹渠已全線停水,下游張家岩等水庫尚能為東部新區居民提供約30天的用水,但龍泉驛區和新都區2個水廠直接從總幹渠取水,沒有任何調蓄能力,一旦停水時間過長,城市生活用水保障將面臨困難。”
為了最大程度壓縮停水施工週期,確保上述地區百萬群眾的生活、生産用水不受影響,儘管已是午夜時分,東風渠總幹渠進水樞紐改造現場仍在熱火朝天地施工。“進水樞紐是整個總幹渠的‘總開關’,也在此次改造之列,目前已經打好圍堰開始拆除工作。”為了“繞過”該樞紐從府河向總幹渠引水,項目現場負責人張羅正調配力量,全速推進導流明渠施工。11月12日,張羅告訴小東,經過日夜輪班作業,該導流明渠已經搶通,岷江之水再次浸潤乾涸了數日的總幹渠,奔向下游水廠,“今晚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早在動工前,我們就在加緊輸水,下游大小水利工程基本都‘喝飽’了。”同時,項目現場辦公室還會同成都市水務局、自來水公司開展了多次應急輸水演練,確保沿線水廠平穩度過停水施工期。
目前,東風渠管理處正搶抓有利時機,緊扣時間節點推進工程建設。截至11月中旬,日投入人員已達300余名、機械112台(套),全力確保工程進度。
“我們將力爭在1個月內完成水下部分施工,17個月內工程全線完工。”東風渠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改造完成後,我們將在渠係現代化水準顯著提升的基礎上,深入推進水權水價改革和水利工程再建設,不斷提高灌區再生産能力和良性運作水準,率先蹚出一條灌區高品質發展之路,全面助力新時代更高水準的‘天府糧倉’建設。”(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