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黨的十九大]聚焦四川新城鄉 看探索路徑

來源:四川日報 時間:2017-09-21 09:16:32 編輯:張林 點擊:

綠樹掩映的尚騰新村。內江市市中區區委宣傳部供圖

  從遂寧的“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到全國特色小鎮自貢市自流井區仲權鎮發展綵燈産業,還有內江市市中區永安鎮尚騰新村探索農戶土地股權化、集體資産股份化、農村資源資本化結出碩果……

  連日來,記者行走城市、鄉鎮新村,多點位多角度聚焦城鄉發展新風貌、新變化,探看三地路徑新探索。

  行走現場

  綠色創新

  建設會呼吸的“海綿城市”

  本報記者 袁敏

  遂寧市

  2015年4月,遂寧市被列入全國首批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市,在25.8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建設隱藏于城市地下的“會呼吸”海綿體。

  “現在大雨不積水,小雨不濕腳,這變化確實太貼心了。”9月18日,陰雨連綿,但遂寧市城區復豐巷車庫管理員唐素萍依然一雙簡單的布鞋。而在往年,這裡積水可能淹過膝蓋。

  今年,遂寧“海綿城市”建設三年試點收官,“海綿城市”已從一個幾無參照的概念化表述,具化為城市品質的點滴提升。

  自主探路走向示範

  “海綿城市”怎麼建?三年前,遂寧的城市建設者們一頭霧水。

  遂寧市海綿辦負責人唐靜記得,當時,有從北方運來的透水磚,有從沿海運來的蓄水模組,還有外來設計單位的高大上方案和高精尖設備,工程實施中卻出現了水土不服。

  遂寧的建設者們開始自主探路。一條4公里長的東平大道,經過24個細分作業小段的“微創”改造,工程成本從設計機構預算的1700萬元降至700萬元。這是遂寧河東新區住建局副局長李建寧最願意提及的“海綿城市”作品。

  從零起步,通過本地化的技術攻關,遂寧完成對雨水“滲、滯、蓄、凈、用、排”一系列的綜合利用。遂寧“海綿城市”建設形成可複製、可借鑒的“遂寧模式”。

  優先破解民生難題

  隨著“海綿城市”的建設,改造老舊小區、解決城市內澇、完善城市基礎功能等一系列民生難題被破解。

  涪江邊的老舊居民片區復豐巷,緊挨河堤,是遂寧市老城區有名的內澇點。經歷三個多月的系統改造,小區入口設置了截水溝,有效攔截街面雨水直接灌入;通過再造排水體系,實現雨污分流;通過提高路面標高,鋪裝彩色整體透水路面。小區環境的綜合治理也同步推進,花池、停車棚、圍墻、活動中心一併修繕美化。

  遂寧市住建局副局長王明華介紹,目前,通過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系統化治理,遂寧老城區試點區80%以上的面積已實現雨污分流,面源污染消減率達到60%以上。城區45個內澇點,已基本消除內澇隱患,內澇防治重現期達到30年一遇。

  未來5年,遂寧還將投入30多億元,對6平方公里的老舊小區進行從屋面到立面、從地面到地下的立體式“海綿化”綜合改造。

  記者手記

  被列入“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遂寧逐步形成一套從理論支撐到技術實踐的“遂寧經驗”。在這套寶貴的實踐經驗中,民生優先始終被放在第一位。這表明,再高大上的工程也要接地氣惠民生,才能贏得老百姓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