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圖 片>

故事裏的中國載人航太:浩瀚太空中溫暖的一幕

2023-08-01 14:37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國網北京8月1日訊(記者 楊佳)  太空,往往與“深邃”“神秘”這樣的詞彙關聯,然而“親如家人”“溫暖”這樣的感受,竟是航太員張陸第一次進入太空,剛剛開啟太空之旅時的最深印象。

2022年11月30日清晨,當神十五乘組經歷了一夜的飛行,載人飛船軌道艙艙門打開那一瞬間,迎接他們的是可口的早餐、更換的衣服,甚至還有精心佈置的睡眠區。

張陸描述著自己的親身經歷説,“當時,溫暖的不僅僅是擁抱,甚至連艙裏的燈光都是溫暖的”。

從深夜酒泉出征,到清晨空間站開門迎客,兩個乘組的六位航太員一夜未眠,期盼著首次太空會師的到來。這是我國航太史上首次太空會師,開啟了中國空間站在軌輪換的新常態。

在隊友們的幫助下,神十五乘組很快適應了失重,熟悉了艙內環境。

作為神十五乘組的指令長,費俊龍對於兩次太空會師同樣記憶深刻。特別是當心情激動的神十四乘組指令長陳冬向他伸出右手説,“我代表神十四乘組歡迎你們的的到來……”

神十五乘組也是我國第一個兩次執行在軌交接的乘組。張陸講,“這份濃濃的情誼,是生死相托的相互信任,也是航太精神的接續傳承。”

返回地球前,他們也將這份情誼、關愛、精神傳遞給了神十六乘組。

7月31日,神十五乘組返回地球57天后,費俊龍、鄧清明、張陸三位航太員在北京航太城與記者見面。

神十五乘組在軌工作生活188天,圓滿完成了4次出艙任務,成為執行出艙任務最多的乘組。

出艙前,張陸常會趴在舷窗向外眺望,小小的窗口,總是限制他探索外面廣闊的宇宙。直到第一次站在艙外,整個太空盡收眼底,他被震撼到了。

或許,這正是深邃太空的魅力所在。不過,張陸的眼裏不只有星辰大海,還有身旁兩位榜樣隊友。

一位是從神舟六號到神舟十五號,時隔17年再次出征太空的指令長費俊龍,他也是歷次飛行乘組中年齡最大的航太員。張陸的眼中,他真正做到了為國家盡責,為民族盡力,為事業盡心。張陸説,這是一種博大的家國情懷。

另一位是,堅守夢想25年的鄧清明。張陸講,他身上的這份毅力值得每個人去學習。

對於4次出艙任務,指令長費俊龍告訴記者,“壓力很大”。乘組能做的就是把能夠想到的問題一一落實。遇到預料之外的問題,還有地面科技人員的鼎力支援。

費俊龍特別強調,要感謝全體科研人員的支援和陪伴,才使得他們能夠順利完成出艙任務。

對此,曾在北京航太城全程旁觀了神十五乘組的首次出艙任務的記者頗有感觸。當費俊龍和張陸分別身著紅色標識和藍色標識的艙外航太服執行出艙任務時,鄧清明在艙內協同配合,期間幾百公里外地球上的工作人員始終與航太員保持溝通,指引任務進程,並不時為他們的成功鼓掌加油。》》神十五乘組首次太空漫步

當然,出艙任務成功與航太員長期艱苦訓練同樣密不可分。在艙外,即便是最簡單的移動都困難重重。航太員需要把控方向,掌握工作和身體的節奏,還需要注意不能影響其他設備等等。數小時的出場外作業,對航太員體力的絕對是一場考驗。

鄧清明與張陸一樣,神十五任務都是他們第一次“太空出差”。在這次任務背後,鄧清明從1998年成為航太員開始,就在一直為奔赴太空而努力。

鄧清明記得,從跨出問天閣,走到領命出征的位置也正好是25米的距離。這25米他努力奮鬥了25年,用堅持澆灌出了最美的花朵。

神十五乘組在軌執行任務期間,見證了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因此他們也被稱為“圓夢乘組”。中國載人航太三十年,厚積薄發,已經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鄧清明説,我們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新時代,才有機會實現叱吒蒼穹,高飛九天的夢想。他説,中國夢、航太夢和個人的飛天夢是一個同心夢,叫並肩追夢,是攜手追夢的過程。


整場記者見面會上,三位航太員都表現出精力充沛、精神矍鑠的狀態。活動結束時,航太員再次起身向在場人員敬禮致敬。

據介紹,經過一個月的隔離恢復,一個月的療養康復,三位航太員已全面轉入最後的恢復觀察階段,待完成評估總結後,將轉入正常訓練。

有記者問及我國計劃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的消息。費俊龍表示,他們三人在軌飛行期間聽到這個消息,都很激動。他説,不管誰登上月亮,這一天的到來都將是我們中華兒女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相關連結:


神十四乘組陳冬、劉洋、蔡旭哲三位航太員 返回75天后與媒體記者見面

神十三乘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位航太員 返回74天后與媒體記者見面

神十二乘組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位航太員 返回91天后與媒體記者見面 

中國空間站發展邁向新征程【專題】


【責任編輯:楊佳】
返回頂部